江寧府附近,長江北岸,這裡是東寧鐵路的終點,在定海軍的技術還沒有革新到,在長江上面,修建大型的鐵路橋的時候,長江上面的鐵路是無法貫通,只能夠依靠渡船來度過。
在過去的3年時間之中,整個北宋境內,鐵路是遍地開花,不過絕大部分都修建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吃醋了江寧和杭州之間,修建了一條鐵路之外,其他的,就沒有了。
江南水鄉的,各種河流官網的密布,本身就讓鐵路的修建非常的困難,同樣的,江南也沒有什麼密集的城市,依靠水運就可以了。
作為鐵路的終點站,再加上江寧跟汴梁之間的聯絡,甚至是整個江南跟汴梁之間的聯絡,都需要這裡來,所以這個輪渡碼頭,相當的繁忙,每天的吞吐量都在幾萬人以上的。
這一天,照例的忙碌,在南岸,無數旅客正在等待著輪渡,因為鐵路是定點的運作,所以想要乘坐火車的,會提前一段時間,在這裡乘坐輪渡,前往北岸,中間會出現意外,所以提前個一個時辰,也算是比較正常。
遠處,突然傳來了馬蹄聲的,這個從江寧出來的官道,用了定海軍的水泥修築,相當的平整,因為是連接內外的要道,所以相對而言比較繁忙,很少有人在其中打馬奔馳。
就在聽到聲音的旅客的,以為是哪家沒有見過世面的紈絝,踐踏規則,這裡的管理者,可不管你有什麼背景,為了鐵路和輪渡的安全,直接拿下下獄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背負著黃色背包,一身戎裝的騎士,正在瘋狂的催動這馬,他的身上,一片風塵僕僕的樣子,很顯然,是從很遠的地方前來的。
無論是服飾,還是身上所攜帶的標誌規格,一些稍稍明白的,就知道,這是整個北宋少有的千里加急。
一般而言,在傳遞信息的系統之中,多用六百里加急,一般400里就可以了,超過800里,就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至於千里,那就更少了,一般情況下,非要命的大事,否則不會動用這樣的加急。
戰爭,民亂,或者是別的,一些懂得人,心中萌生了一陣的陰影,在過去的4年之中,北宋可以說是高歌猛進,收回了燕雲十六州,實現了從太祖太宗,真宗都沒有實現的功勳。
西夏滅亡了,遼國退縮了,只要稍稍整備,北宋一定可以重新的強盛起來的,甚至因為收入和各種資源的增加,連窮人和逃荒的都少了。
逃荒的都跑到定海軍去了,北宋有其他的方法,增加民眾的收入,民眾不在是只種地來維持生活,再加上高產的化肥和耕種的方法,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了整個北宋的環境,在不經意之間,北宋就感覺到,日子好過了,錢也來的容易了一點。
以前,偶爾還會出現的民亂,現在銷聲匿跡了,就算是有一些野心家,想要趁著這些機會,高一些事情,也沒有人跟隨,一兩個,或者是一伙人,對於北宋而言,輕鬆就可以消滅。
在這樣的時候,出現戰爭,到底是什麼地方的,看方向,是南邊,南邊有什麼。
一些熟悉官場,或者乾脆就是官員的人,看著千里加急的過來,心中默默的想著,而千里加急的騎士,衝進了碼頭,立刻拿出了一個紅色的信物,衝進了碼頭管理處。
管理處的官員看到這個,吃了一驚,千里加急已經算是非常緊急的了,而這個信物,證明了是戰爭的信號,這是一道招討使才有權利發出,輕易動用不得,這代表著,這裡已經失控,甚至連一道都有可能陷落的危險。
他不可能問到底是哪裡,他能夠做到的,就是安排船隻,當然是安排最快。
在長江上面,輪渡分成了簡單的幾個類型,比如說,普通的,能夠一次性度過300人,也有150人,甚至是80人左右的,這些大小不同,速度相差無幾。
可是正這裡,還有一個速度極快,那是從定海軍收購的,使用了大量的機械傳動裝置,藉助著這個裝置,可以讓40個人的力量用在一塊,以這個長江的江面,最多15分鐘就可以度過。
在安排船隻的同時,一個響箭射向了天空,然後通過信號旗,把一些簡單的安排命令下去。
在對面的車站之中,有一輛本應該在馬上開啟的列車停了下來,做好了發車之前的全面
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