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在涼州大勢推廣大唐文化的舉動很是認同,此刻見裴旻剛回到京城,在酒席上還不忘為國出力,念及自己無名之火,更是內疚了,說道:「此事何必拜託賀侍郎?朕現在就任命你為昭文館學士、麗正修書院學士,可隨意出入昭文館、麗正修書院,館院裡的藏書,任由靜遠挑選拓印。」
他頓了一頓道:「你這書館的思路很是奇妙,回頭寫一篇詳細的奏章給朕。朕與朝會上同百官商討,若是可行。朕在長安、洛陽,還有江南東北,在天下十一道,各建一個書館。以弘揚文教,推廣文化。」
裴旻有些喜出望外,忙道:「奏章自不用說。臣連夜寫出來……但是昭文館學士、麗正修書院學士,臣實在是無功不受祿。」
李隆基關懷的道:「靜遠一路遠來,必然辛苦。此事不急著一時……至於無功?靜遠若是無功,這滿朝文武一個個還不解腰帶上吊?一篇足以能與《出師表》、《勸學》相比的千古文章,一本育人成長的啟蒙奇術。常人得其一,以能傳唱千古,靜遠一人創其二,這錦繡文章,天下可有出靜遠右者?若非有規定,大學士以宰相兼之,朕都有心封你為大學士了……」
他想著《三字經》中的「傳至今,克大定,四方靖,乃大同」,心底就直樂呵,對於裴旻那是讚不絕口。
裴旻都讓夸的有些臉紅,想著自己的官銜又加了昭文館學士、麗正修書院學士,也是暗自竊喜,這官銜不嫌多。
他們又說道封禪一事。
對於封禪之舉,李隆基想了許多,最近滿朝文武也在談論此事,有的說應該弄的盛大一些,有的說以節儉為上,眾說紛紜。
李隆基一時半會拿不定主意,也想聽聽裴旻的意見,問道:「對於此次封禪,靜遠可有看法?」
裴旻見李隆基問道了正事,想了一想,帶著幾分肅然的說道:「那就看陛下是想威震當代,還是名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