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祖尚之死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少人的不安,雖說盧祖尚出爾反爾,因任地條件艱苦而拒不肯受交州都督一職,確不是為官者應有的品行操守,可憑此卻也罪不致死。筆神閣 bishenge.com
皇帝惱怒之下,不顧朝臣勸阻,直接下令將其誅殺,此舉讓人不由自主的懷疑陛下是不是對太上皇李淵不滿了。
這盧祖尚是太上皇的寵臣,盧祖尚在高祖時期,頗受寵信,和李孝常的關係也不錯。
李孝常謀反一事,因牽連太廣,最後導致皇帝不得不妥協,只誅了首惡,其它人一個沒有牽連,如今看來,陛下心裡的那口氣是沒有散啊。
尤其是和李孝常一事有關聯的人,內心惶惶不可終日,太上皇李淵更是坐立不安。
自李孝常一事出來後,高祖李淵就變得分外沉默,他開始深居簡出,能不在百官面前露面的時候絕不出來瞎溜達,盧祖尚被殺之後,李淵心裡的這份不安愈發的濃了。
所謂天家無父子,這話可不是說著玩的,雖有孝道大於天的話法,可那只是明面上的東西。
私下裡,在皇家的政權爭奪史上,子殺父,父殺子的案例不計其數。
貞觀三年年節剛過,內心惶恐不安的太上皇李淵將裴寂召了過來:「裴寂,二郎登基已有兩年多,一應朝事在他的主導下都井井有條,什麼事都用不著朕操心,你說朕是不是應該讓出太極宮了?」
「這個,臣不便多言。」裴寂一聽,頓時驚得一臉惶恐的站了起來。
當初太上皇同意陛下登基,提出的條件就是他在太極宮住習慣了,不想遷移。
皇帝為表孝道,欣然應允,現在此敏感時期,他一個做臣子的,實不好置喙多言。
「罷了,你下去吧,朕再考慮考慮。」李淵看了裴寂一會,揮了揮手,裴寂悄然退去。
貞觀三年正月十六,李世民到太廟祭祀,二十一日,在皇籍農田上扶犁親耕,以奉祀宗廟,力倡農耕之事,希以鼓勵百姓努力開墾荒田,擴大生產,多耕多種。
正月下旬,因妖僧法雅妖言惑眾,惹來李世民大怒,將其處以極刑,裴寂與其交往過密,受到牽連,被李世民免去官職,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讓他返回故里。
裴寂大驚失色,連忙上書請求,皇帝不理,他又親自進宮向皇帝求情,說他割捨不下太上皇,請求皇帝讓他留居長安。
李世民聞言怒斥:「裴寂,你的功勞、才學,品行,都不足勝任你現所居的職位,只因太上皇對你的恩寵有加,交情莫逆,朕不忍違逆父意,才容你至今。」
「可你不思君恩,和法雅這等妖人牽扯不清,我念及舊情,不對你施刑,讓你回歸故里,你還拉出太上皇來壓朕,你安的什麼心事?」
「臣,惶恐......」裴寂大驚,連忙請罪,並領旨返回蒲州。
裴寂被免職一事壓斷了太上皇李淵心裡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很快將李世民召到面前,並告訴他願將太極宮讓出來,自己則避居到大安宮去,大安宮就是李世民以前居住的秦王府。
李世民對此大為驚訝,不過旋即便大喜,連忙向父親拜謝,他登基已經兩年多,卻一直居於東宮,實在是有違祖制和法度,同時也莫明給人一種名不正,言不順之感。
只是他登基之時,已和太上皇達成協議,絕不逼太上皇遷出太極宮,若是李淵一直不主動提出來,他也不便說什麼。
如今太上皇終於想通了,李世民除了謝恩之外,再也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此刻的心情。
不過他心裡雖然激動,面上倒也沒有表現得急哄哄的。
「兒子多謝父皇慈悌,不過大安宮已有兩年多無人居住,父皇這個時候搬過去顯然不妥,待兒臣著人好後修繕一番再說。」李世民強行按住心頭的激動,一臉感激的對李淵開口道。
「皇后,父皇終於想通了,決定搬出太極宮,搬到大安宮去。」從太極宮出來,李世民立即來到後宮,將這件喜事告訴了妻子。
「此乃喜事,不過大安宮已久無人居住,只怕需好生修繕一番。」長孫皇后聽得一怔,接著也很替丈夫高興,又怕丈夫高興過頭,忘了一些細節問題,又叮囑了一句。
她和李世民,雖為一國帝後,可
第二百五十二、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