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榮聞言問道:「母親的意思是拒絕此事?」
程氏苦笑道:「太子殿下都開口了,若是拒接,豈不是駁了殿下的面子?」
「那母親的意思是?」方中榮疑惑道。
「這門婚事只能應下來了,好在那朱家嫡長子我也聽過一些,品行不錯。」程氏嘆氣道。
她雖然可以以要詢問自家官人為由拖延,但這麼做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作為趙興的舅家,自然非常受到汴京勛貴官宦人家的關注。
加上之前趙興為了不讓舅舅收禮,派禁軍去朱家門口站崗,事情經過都傳遍了汴京。
古代人家聯姻,除了門第還會考慮對方父母和本人,並不單單只看門第。
畢竟古代一家人要是犯了大罪,其親族也會受到牽連,這也是古代那麼重視聯姻的原因。
一旦雙方聯姻,也算是榮辱與共了。
後世常說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這個說法在古代也非常適用。
在程氏看來,朱世全過於貪婪,不然作為外甥的太子也不會用那種辦法,這也是她說不知是福是禍的原因。
但是趙興開口方家無法拒絕,程氏仔細斟酌後,還是決定答應下來。
「那孩兒明日當值時,直接告訴殿下母親答應了此事?」方中榮問道。
「你就說我答應了,不過要告知你父親後,才能定下親事。」程氏說道。
「是,孩兒明白了。」方中榮說道。
此日,傍晚散學歸來的趙興得到方中榮的答覆,並不驚訝。
他這個太子地位之穩固,和歷史上號稱史上最穩太子的朱標也不差。
畢竟他連個競爭者都沒有,能不穩麼。
因此方家不可能拒絕他的提議。
晚上吃了飯,趙興便來到了永和宮,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妃。
朱貴妃聽完,高興道:「那方家三姑娘我也聽說過,品行絕佳,你倒是為你表兄挑了一門好親事。」
朱貴妃沒有提方家姑娘長相的問題,就跟程氏沒有考慮朱景喻的前途問題是一個道理。
娶妻娶賢,納妾納色。
對於大戶人家來說,正妻人選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賢惠。
妻子不好看還可以納妾,但正妻是要掌家的,若是不賢惠卻沒辦法彌補。
而程氏不考慮朱景喻的前途,是因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家都是可以蔭封的。
蔭封也不是武將勳爵的專屬,大宋優待文官,按照規定,文官五品以上就可以蔭子。
缺點就是不通過科舉入仕的,前途有限,很難登上高位。
但是朱家是太子殿下的母族,自然不需要考慮這些。
「母妃滿意沒用,還得舅舅和舅母滿意才行,兒臣這段時間學業繁重,沒時間出宮,母妃回頭可以召舅母入宮,跟舅母說說此事。」趙興說道。
「放心吧,你舅母知道了,不知道多高興呢,她肯定樂意。」朱貴妃笑道。
時間進入四月,經過數月的準備,官家在早朝的時候宣布要徹查鹽務之事。
此言一出,直接引起軒然大波,許多人站出來反對,說鹽務運行多年,並無問題。
和鹽務沒有牽連的人則默不作聲,看起了熱鬧。
整個朝堂中,只有以大相公韓章為首的少數人贊同此事。
就在那些反對的官員以為阻力太大,官家會放棄的時候,官家直接讓人把這段時間收集到的證據拿了出來,把這些人的嘴給堵住了。
「諸卿怎麼不說話了?鹽務如此糜爛,你們說說該不該查?」官家淡淡道。
「陛下,臣也沒有想到鹽務竟然有如此大的問題,臣有失察之罪。只是鹽務之事牽連甚廣,應當從長計議才是。」鹽務使硬著頭皮說道。
鹽務使是鹽務司最高官員,掌管天下鹽務。
鹽務的問題,他自然知道,也難逃其咎。
官家都把證據擺出來了,他自然無法阻止官家徹查鹽務,只能想辦法拖延了。
只要能拖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