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明朝海瑞死後,下葬的成問題的這種情況,在大宋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倒不是說大宋沒有清官,而是大宋官員俸祿高。
大宋是歷史上所有朝代中,官員俸祿最高的朝代。
正三品的官員,若是平民出身,沒有家族幫襯,在內城買宅子不可能,但是外城的宅子還是能夠買的起的。
然而羅會竟然一家人擠在一個小宅子裡。
海瑞因為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被人稱為大明第一清官。
但很少有人知道,海瑞有好幾個妻妾要養,平常花銷大,這才是他剩不下錢的原因。
不然哪怕明朝官員俸祿再低,也不至於死後棺材都買不起。
但是羅會俸祿明明不低,只有一妻兩子一女,連個妾室都沒有,卻過的很是困頓。
這讓趙興很不解。
「因為時間有限,奴婢也不清楚。」三水說道。
「讓殷漢章調查一下。」趙興說道。
他原本只是想簡單的查一下羅會和誰走的近,這才讓三水去查的。
「是。」三水應了一聲,匆匆而去。
殷漢章的效率非常快,趙興吃完午飯的時候,關於羅會的檔案就送了過來。
趙興看完後,驚訝不已,沒想到這個羅會還真是一個清官。
羅會出身在一個小鄉村,家裡並沒有能夠供他讀書。
七八歲的時候,羅會放牛的時候,救了一個昏迷在路邊的老道。
老道為了報恩,就教羅會識字,卻不曾想羅會在讀書識字上有著過人的天賦,所教之字一遍就記下了。
老道也只是上過幾年私塾,書讀的並不多,教了一年,就沒什麼可交的了。
離開村子的時候,直呼可惜,若是羅會能夠進學堂讀書,將來必然能考中功名。
羅會所在的村子幾乎都姓羅,都是一個祖宗。
有德高望重的長輩聽說後,仔細考量了一番,挨家挨戶勸說,提出集合全村之力,供養羅會讀書。
古代的百姓雖然見識不光,很多人甚至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附近的鎮子,但是族裡德高望重的長輩說話,還是很管用的。
在那個長輩的勸說下,全村村民都答應了下來。
羅會就這樣進了鎮裡的私塾讀書。
用後世的一句玩笑話來說,羅會就是全村人的希望。
羅會也沒辜負全村人的希望,十八歲參加縣試一路考的會試,二十歲金榜題名考中了進士。
雖然只是二甲,卻也十分難得。
畢竟底蘊的差距擺在那。
都說寒門在難出貴子。
哪怕朝廷重視科舉,推廣教育,但是世家大族子弟,和平民百姓享受的資源可謂是天差地別。
這種情況下羅會讀書不過十年,卻能考中二甲,可見其厲害之處。
羅會厲害之處不止於此,他一個平民子弟,沒有背景,能升遷這麼快,十幾年時間就成為了正三品的御史大夫,是因為他曾經參加過兩次制科,且成績都很不錯,得到了升遷。
羅會做了官後,也沒忘記家鄉父老的恩情,出資在老家村子裡修建了一座學堂,請人教導村里適齡孩童讀書。
且所有花費都由他一人承擔。
全存供養他讀書,他就供養前村適齡孩童讀書,來回報村民的恩情。
趙興看完沉默許久,問道:「這樣的事為何之前沒有傳開?」
按理說這樣的事跡,早就該傳遍了汴京才是,但是趙興之前就沒聽說過。
「因為羅御史出資所建的學堂,只收羅姓子弟。」殷漢章說道。
趙興聞言微微頷首,不過他覺得應該沒有這麼簡單。
怕是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原因涉及到的就是人性了。
趙興微微搖頭,沒有去想這些,而是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難怪今日早朝他覺得有些不對勁。
羅會彈劾他的時候,一開始並沒有人附和,直到趙興偷換概念說羅會目無君上的時候,才有人幫他說話。
第一百五十章 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