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9世紀後,世界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強國越強,弱國越弱」,國際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牌帝國把握住了工業革命的先機,搶先占據了大量的資源,為了自身的利益,已經開始壓制後來者。
英奧這次出手,看似是為了遏制法蘭西擴張,實際上也是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的一次碰撞。
不是每個國家都是美國,本土就有豐富的資源、市場。新生國家想要崛起,勢必要攫取足夠的資源和市場,這就是新老帝國間的矛盾。
普魯士王國實力不弱,要是吞併了波蘭王國還會更加強大。擁有足夠的實力,卻沒有拿到相匹配的資源,未來普魯士王國必定是秩序的挑戰者。
這和政府是否愛好和平沒有關係。要是不發展工業就算了,一旦工業發展了起來,原材料和市場就是促使他們挑戰世界秩序的源動力。
原時空德二帝國崛起的速度太快,英國人高估了法國人的實力,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只能親自下場進行一場世界大戰。
相比之下,大洋另一邊崛起的美國人就幸運的多,本身資源足夠豐富,把自己裝扮成沒有威脅的「山姆大叔」,成功的躲過了老牌帝國的打壓。
沉寂了半響功夫,外交大臣傑弗理·弗里德曼:「情況有些不對,英奧密謀應該是高度保密的,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讓我們發現?
要知道,這不光涉及到我們,還牽扯到了法國人。巴黎政府就算是內部不穩,也不會放任英奧兩國算計他們。」
情報來得太容易,就是最大的漏洞。這樣的密謀,知道的人都不一定超過十個,並且個個都是國家高層,正常情況下是不存在泄密的可能。
威廉一世眼前一亮,期待的問:「你是說英奧兩國中一方故意泄露的,這個聯盟並不牢靠,只是因為利益臨時聯合的?」
傑弗理·弗里德曼搖了搖頭:「不,英奧兩國確實都想要從我們手中拿走萊茵蘭地區,只不過在怎麼交給德意志聯邦帝國的問題上可能發生了分歧。
德意志聯邦帝國一盤散沙,那是主導中央政府的漢諾威王國實力有限,沒有整合這個國家的實力。
漢諾威領土面積只有這個國家的四成,人口和經濟總量都不足這個國家的三分一。
受體制影響,德意志聯邦帝國最高權利機構帝國議會仍然保留了傳統的一邦國一票。無論中央政府想幹什麼,帝國議會都可以輕易否決掉。
這麼多年過去了,德意志聯邦還是老樣子。漢諾威幾次想要整合這個國家,都被帝國議會否決了。
德意志地區都分裂了幾百年,大家已經習慣了邦國政治,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幾乎是不可能。
不過加上萊茵蘭地區就不一樣了,如果萊茵蘭地區由中央政府直轄,那麼實力對比就會發生變化。
單獨一個漢諾威王國就算是想要掀翻桌子,也不是下面一堆邦國聯手的對手,可是加上萊茵蘭地區中央政府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站在維也納政府的立場上,把萊茵蘭地區給德意志聯邦帝國沒有問題,但是必須要以邦國的身份加入。
讓漢諾威王國做大,不利於奧地利實施德意志統一戰略。這恰恰是英國人最想乾的,英奧兩國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可能兩國談崩了,維也納政府決定破壞英國人的計劃,乾脆把消息捅了出來。」
這已經接近了事實的真相,現在消息泄露,再想完成原來的計劃就不可能了。
不光是外界,德意志聯邦帝國內部都不答應。中央政府想要直轄萊茵蘭,下面一堆小邦國不光不會出錢,還會利用帝國議會從法理上否決掉這次領土交易。
除非是暗中進行造成既定事實,要不然德意志聯邦政府連內部都搞不定。
本來就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和中世紀的德意志沒有多少差別,下面的諸侯國不買賬,皇帝能怎麼辦?
以漢諾威王國的實力,就算是想要武力統一德意志聯邦,他們也不具備那個實力。何況外面還有奧地利虎視眈眈,一個不好把自己都搭進去了。
威廉一世揉了揉額頭,年過七旬的他,精力已經沒有
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