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沒有出乎英國人的意料,時間拖到了1874年末,見奧地利沒有繼續戰爭的意思,可能是擔心後面沒人管飯,又或者是急著回家過聖誕節,沙皇政府就果斷的選擇了妥協。筆神閣 bishenge.com
1874年12月18日,奧地利、俄國、奧斯曼三國在倫敦簽訂《近東條約》。
條約內容:
1、奧斯曼帝國承認戰爭失敗,為這場戰爭負責;
2、歸還耶路撒冷王國,轉讓阿拉伯半島主權給奧地利作為賠償;(備註:不包括兩河流域地區,但是含科威特地區)
3、割讓高加索地區給俄羅斯帝國,賠償俄國人戰爭經費200萬盧布;
4、開放黑海海峽為自由海峽,任何時期、任何情況下,三國均不得封鎖海峽;
5、奧地利海軍從即日起解除對奧斯曼帝國沿海封鎖;
6、條約簽訂之日起,雙方在一個月內交換俘虜,三個月內撤出對方領土;
……
條約傳到維也納宮,弗朗茨果斷的批准了。奧斯曼帝國本身就是一個窮鬼,割地就行了,索要戰爭賠款那是浪費時間。
俄國人努力爭取了這麼久,最後也就拿到了200萬盧布賠款,對個人來說這是一筆巨款,但是對國家來說就微不足道了。
這次戰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不是飛艇部隊閃亮登場,也不是聯軍勢如破竹,反而是阿拉伯半島的天價轉讓費。
條約上雖然沒寫具體折價金額,但是奧地利提出的30億神盾賠償金,還是被報紙報道了出去。
這個標題新聞,最受吃瓜群眾們喜歡。從30億天價賠償到阿拉伯半島主權,這中間的價值差距何止是十倍。
茶餘飯後談談就行了,正常人都不會認為阿拉伯半島就值那麼多錢,更沒有人認為奧地利就能夠索賠那麼多錢。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本來就是談判中的正常手段,最後的結果和最初的要求差距大也正常。
弗朗茨不由慶幸沒有要求在條約上寫上抵償賠款數額,要不然這個話題,能夠爭執到下下個世紀。
作為近東戰爭的勝利者,奧地利最大的收益不是領土擴張,也不是經濟利益,而是宗教影響力加強了。
收復耶路撒冷的功績,足以令弗朗茨在宗教史上留名,連帶著他的頭銜又變長了,比如說:「聖地收復者」、「聖徒」、「基督世界保衛者」……
羅馬教廷這次非常大方,榮譽頭銜不要錢的批發,不光是皇帝有,參加耶路撒冷收復戰爭的官兵都沒有落下,集體授予了「聖地收復者」的榮譽稱號。
如果不是顧及維也納政府的反應,估計羅馬教廷還會批發聖騎士。庇護九世已經帶著一幫大主教親臨耶路撒冷,等著弗朗茨過去加冕,為了復興教廷他們也是拼了。
都是被逼出來的,最近這些年,羅馬教廷被法國人打壓的很慘,連梵蒂岡教廷總部都要受制於人。
不要說特權了,現在教皇都必須遵守法國人的宗教管理法。拿破崙三世殺雞儆猴的時候,還把觸犯法律的紅衣主教送進了監獄,完全不給教廷留面子。
現在跑去耶路撒冷建立教區,那也是迫不得已。起碼弗朗茨給他們開出更加優厚的條件,在教廷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內可以做主。
中東地區情況複雜,沒有一個在前面頂雷的可不行。耶路撒冷教區重開,未來背黑鍋的就有了。
維也納宮,費利克斯首相匯報道:「這次耶路撒冷戰役,主要是圍困為主,城區內沒有爆發大戰,建築物破壞並不大。
王宮已經開始維修,最多兩個月就能夠修建完成,不會影響明年4月份加冕。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當地宗教衝突比較多,儘管我們已經遣返奧斯曼人回國,還是有漏網之魚在搞破壞。
政府準備實施治安嚴打活動,在當地實施身份實名登記,嚴查非法滯留在當地的破壞份子。
……」
收復耶路撒冷,不等於事情就完了,弗朗茨這個國王還差最後臨門一腳。在法理上,要到耶路撒冷加冕過後,才算是耶路撒冷王國真正的合法君主。
弗朗茨問道:「教廷的人表現怎麼樣,有沒有扶持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