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韋楓正期待那福裕方丈找點由頭,搞個武會之類的觀摩一下,豈料他道:「每年中秋,寺中例行一年一度的達摩堂大校,由老衲及達摩堂、羅漢堂兩位首座考較合寺弟子武功,查察在過去一年中有何進境。眾弟子傾力獻技,由達摩堂首座品評。此乃寺中內部事務,本不於外客觀之,劉施主捐資、誦經,既與我寺結緣,可算寺中功德行者,自非尋常香客,當可臨會。眼下尚未出冬,劉施主今歲已無此機緣,明年中秋可隨時前來,老衲掃榻相侯。阿彌陀佛。」
劉韋楓微感失望,總不能自己出手挑戰吧?太不禮貌,又太沒風度。又聽福裕道:「武僧每日修習會在練功房或寺院道場,晨起、午間和晚間均有僧眾習武。劉施主若有雅致,可去一觀。」
劉韋楓想道:「方丈說的武僧,多半應是後輩,真正少林高手應是深藏不露,或許在羅漢堂、達摩堂內修行吧?反正不虛此行,這種在明面上的尋常練武不看也罷。」便道:「多謝方丈大師,時間倉促,不及再逗留。我瑣事繁忙,明年中秋未必能抽身前來,萬望勿怪!但來日方長,他年定要一觀盛況。後會有期!」……
出了少林寺以後,劉韋楓向襄陽方向而去。每經山林,必掏出《九陽真經》研習一番。隨走隨練,日行僅數十里,皆因這神功。
《九陽真經》裡所載的九陽神功,相較《九陰真經》,亦是博大精深。此功佛、道、儒相參,剛柔並濟。練成神功後,內力自生速度奇快,無窮無盡,普通拳腳也能使出絕大攻擊力,防禦力無可匹敵,自動護體功能反彈外力攻擊,成金剛不壞之軀,實是武林中最強、最渾厚、最精湛的內功。習者輕功身法亦是舉世無雙,更是療傷聖典,百毒不侵,專門克破所有寒性和陰性內力。功成後天下武學皆附拾可用,此功還附上「縮骨功」,游牆功等功夫。是集武學、醫學、哲學、生理學、命理學、康復學等學科於一冊的百科全書。和九陰真經有異曲同工之妙,唯機理、方向不同。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切記一靜無有不靜,靜須靜如山嶽。氣如車輪,周身相隨;由己則滯,從人則活。所謂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一動無有不動,動當動若江河,所謂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劉韋楓曾讀過《倚天屠龍記》,知道張無忌挨了滅絕的揍後,腦中不斷倒帶著那幾句要訣,小宇宙爆發,從毫無經驗升華到無可匹敵。
他深深被這神功吸引,即使在鎮上吃飯(身上剩了些銅錢)亦會找個角落,手不釋卷,旁若無人,反覆研讀。在山林等處一練便是幾個時辰。
以他的悟性、功底和堅持,十餘日間有兩層的境界亦不足為奇。然而令他納悶的是,進境龜慢,一層九陽神功的境界尚未突破,反而每練超過三個時辰後,便會心悸浮躁,氣不能聚。他一時想不通原因,只道萬事開頭難,不忍放棄,減少每次修煉時間,少時多練。
劉韋楓踏足荊襄一帶已是初春時節。大地回暖,山溪潺潺。然而他的神情卻很淡漠,眼光呆滯,氣質也失卻了往日的英武,變得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和這充滿活力的春日畫面甚不相符。
他見溪流旁一塊大光石,正好用功,坐定後鋪開經書繼續修煉。半柱香工夫便進入到了近日常處的狀態,虛幻飄忽,如在九天,真氣翻江倒海,周身卻忽冷忽熱。體內漸漸分出冷熱兩股真氣,時而各在半身遊走,時而衝撞互抵,激烈時甚至發聲大吼,否則便筋脈噴張,難以自持。
他自覺已悟到了頂層的神功,然並未達到應有的功效。是以日修煉愈發急切,但每次修煉又如墜夢魘,苦不堪言,卻欲罷不能。近一月來,身體和心裡給他帶了雙重摧殘,無論如何卻走不出困境。
此此用功亦是眉頭緊鎖,真氣兀自對抗中,雙眼緊閉。忽從溪流聲中聽得有人前來,輕微腳步,越來越近。劉韋楓雖知此人來者不善,卻無論如何不願睜眼,潛意識感覺縱有危險,遠不如體內為甚。
只感那人初時躡躡索索,接著膽子越來越大,後來竟肆無忌憚的走向自己身邊。劉韋楓心道:「大概見到我在用功當口,又有溪流干擾,並未察覺吧?此人是誰,有何目的?」
體內的翻湧影響著他的思維,在那人的呼吸自一側傳來時,恍然大悟:「盜我《九陽真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