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番話,韓非蹙眉道:「可是秦國野心甚大,早晚會對齊國動手的。偏居一隅,終非良策。」
葉塵看向對方道:「道理誰都明白,但決定事實的卻並不是道理,而是利益。」
說著話,他放下茶杯,接著道:「此戰若是秦勝了,齊國因為沒有參戰也不會被怪罪。
而如果五國僥倖獲勝,也必然是慘勝,到時七國之中有六國都遭到了重創。齊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如此一來,你覺得齊國會如何選擇呢?」
韓非神色嚴肅,說道:「唇亡齒寒,如今六國尚可牽制秦國。若是有一兩國被滅掉了,到時候即便是再次合縱,恐怕也無法再與秦抗衡。」
葉塵道:「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面對問題時,卻又是另外一番情形了。雖說秦是六國最大的威脅,其餘幾個國家也並非一家,相互敵對的也不少。
比如齊國與燕國乃是世仇,趙國與魏國也不甚和睦,相互之間你爭我奪,打得不亦樂乎。
不能真正的統一戰線這是必然的,畢竟七個國家之間,都是互為敵對的關係。如果有一個國家被秦重創,其餘國家絕對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毫不猶豫的將其瓜分掉。
在這種情況下,誰又能夠真的下定決心,全力抗秦呢?」
韓非也是沉默了,他也知道前者所說的沒有一句虛言,也正是因為無法同心協力,所以秦國才無懼六國,以一國之威,成就鯨吞天下之勢。
葉塵開口問道:「這次的五國伐秦哪一方是合縱長?」
韓非搖了搖頭:「暫時還不知道,此次的合縱由趙國發起,趙王遷的可能性比較大。不過楚也是強國,合縱長想必會在這兩方勢力之中產生。」
葉塵聞言,輕笑道:「你的心中應該也有這個意願吧?」
韓非說道:「師兄說笑了,我哪有這個本事?哪怕是父王也沒資格擔任。
韓是小國,別說合縱長了,就連參與決策的權利都沒有。只能等待其餘幾個國家商議完畢之後,執行分配下來的計劃。」
說著話,其臉上流露出一抹苦澀,這也是他最為無奈的事情,不過沒辦法,誰讓自己的國家最弱呢。
看著對方有些失落的樣子,葉塵微微搖頭,以韓非的才能留在韓國確實是屈才了,如果是在秦國的話,一定可以做出一番驚人的成就。
可惜啊,韓國公子的身份對於他來說並非榮耀,而是枷鎖。
如今的山東六國之所以會逐漸沒落,除了制度之外,最大的原因便在於君主的無能。
兩任趙王皆是昏庸好色,燕王喜好大喜功、韓王安膽小懦弱、齊王與楚王胸無大志,只想著偏安一隅,至於魏王也是軟弱無能之輩。
與此同時,本就強大的秦國,剛好迎來了更加強勢的嬴政,此消彼長之下差距也就更大了。
聊了一會兒之後,韓非便離開了,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大戰來臨,韓國既然決定參戰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而籌措糧草等事務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既然無法改變大局,那麼自己能做的便是量減少韓國的損失……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伐秦之事敲定,在經過各種討價還價之後,具體的合縱內容以及利益歸屬也全部商議完畢。
各路大軍集合在了一起,浩浩蕩蕩的朝著西方橫推而去。
此次的五國伐秦,共聚集了整整七十萬大軍,其中趙國與楚國發兵二十萬,而其餘三國則各自拿出十萬兵力。
與預料之中的一樣合縱長,是由趙王遷擔任,不過三軍統帥的權柄被楚國拿到,所以此次的戰鬥總指揮是項氏一族的項燕。
對於這一點,也沒有什麼意義,五國之中雖然有著不少的戰將,但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不多。
其中最為強大的自然是趙國的李牧,不過他要駐守北疆,防範匈奴入侵,不適合大老遠的率領兵馬去攻打秦國。
而除他之外,最合適的人選便是楚國上柱國項燕了。其戰績雖然比起李牧差了一些,但也是大名鼎鼎的將領,算是聲威赫赫。
至於韓國,負責領兵的自然是大將軍姬無夜,不過在其餘幾國面前,他只能充當一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