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又是蜀中!
秦含真已經不記得自己聽到這個「蜀」字多少次了。寧化王的陰謀,好象總跟蜀地攪和在一起。別看蜀王一家如今被圈禁在宗人府,但這存在感還是槓槓的。秦含真也能理解,曾經是風光無限的藩王,如今卻淪落為階下囚,蜀王一家肯定不甘心,想要借寧化王之力逃出生天,也是人之常情。可他家這折騰得也太厲害了,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們?!
她向趙陌吐嘈:「又是蜀王的人嗎?他們怎的就不肯消停?要不是總想著上竄下跳,他們也不會落得今日的下場。到現在還不肯吸取教訓,又想搞事,是不是真要逼得皇上忍無可忍,要了他們一家子的性命,他們才會老實下來?!」
吐完嘈了,她才又問:「這個商隊是蜀王的人?看來當初蜀王府被查抄,這支商隊沒有被清算掉,是蜀王暗藏起來的人手?」想了想,「那寧化王的那些人手呢?跟蜀王府有沒有關係?他們該不會其實是蜀王府的人吧?」
趙陌有些驚訝了:「表妹為什麼會這樣說?」
秦含真道:「因為人數太多了呀,而且象你說的,都是青壯,還身手不錯。你在肅寧幾年,想要組建個王府親衛隊,都只能找到一二百人。寧化王跟你一樣是郡王,就算封地比你的大些,也不是什麼富庶繁華之地,他就藩時間也不長,能找到多少可用的青壯?還不是進親衛隊,而是要背井離鄉做見不得光的事。既要有能力,又得忠誠可靠,難度更大。他要是放低一些要求,興許可以找到幾百人,可是兩三千的人手?那已經是一支軍隊了。不是我小看了他,他不象有這麼大的本事。況且這麼多人從他的封地上消失,早就有風聲傳出來了。閩地常有商隊往來,你的商隊就常去販茶,不可能沒有聽說。可見,這不是寧化王能弄得出來的。」
可蜀王就不一樣了,蜀地不但大,而且出了名的富庶,人口也多。蜀王在失勢前,在封地上可是呼風喚雨,說一不二的。他要養一支私軍,有王府親衛隊的幌子在,誰又能說他的不是?
而且秦含真記得,蜀王手下確實有一隊見不得光的死士,當年在金陵行刺太子,可不就是這幫人做的嗎?當年那些人是沒逃過,可蜀王總不可能把所有的死士都一次性全派出去了吧?
趙陌聽完後微笑道:「表妹心細,我也早就懷疑過。況且底下人去監視肅寧縣與高陽縣邊界的那處莊子,說那莊上的管事是晉地口音,手下的小廝是閩地口音,但那些在莊上深居簡出的人,卻又似乎是蜀地的口音,而且吃的飯菜口味偏辛辣,為此莊上的廚子還要專程到保定城去採買秦椒回去做菜。由此可見,即使寧化王手下這批人並非全是蜀王的人手,也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蜀地出身。」
昔日蜀王被圈禁時,是跟其幼子一道入的宗人府。但蜀王世子遠在蜀地鎮守,比起父親兄弟,又更晚了挺長一段時間才上京,而且沒怎麼反抗,似乎還很從容地配合前去捉拿他的官員,交出了王府的人手財物。但這也意味著,他在落網前有足夠的時間去藏起一些人或者東西,而不為朝廷所知。如果說蜀王世子隱瞞下了自家還有一批藏在暗中的人手,以待時機,那並不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批人還見不得光,交到寧化王手上,寧化王才需要為他們辦假戶籍,否則根本沒法解釋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更沒法安插到肅寧王府的親衛隊中去。
秦含真拿出紙筆,一筆一筆將寧化王乾的那些壞事裡頭,有蜀王府出現的部分都寫了下來,然後一件一件清點過去,發現蜀王府的存在感高得有些不同尋常。
寧化王拉攏的幾方人手裡頭,嫡兄趙碤的用處應該是在管家和宮裡的惠太嬪身上;遼王世子趙碩的用處多半是在兒子趙陌身上;鎮西侯府是換防到蜀地的西南邊軍以及可能到手的京城軍權;雲帥是京西大營的軍權;雲陽侯府是城衛軍的大權;蜀王府呢?除了人手,是不是還有財物?
寧化王出手很闊綽啊,他有這麼有錢嗎?雖然他們母子三人從原來的晉王府拿走了不少東西,但再多也是有限的。當初晉王府可是被朝廷出面封了的,而且晉王在世時,他們母子受正妃壓制,即使得寵,也不可能積攢下大筆錢財,多得些賞賜就不錯了。等晉王妃失勢,王府也被抄了。寧化又不是個非常富庶的地方,寧化王能搜刮到多少財物?只怕他手上有不少錢都是蜀地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