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要買鉚釘,自然不是為了修理電路板,而是為了做馬鞍和皮帶。
用鉚釘固定皮子和板材、以及作為皮帶的連接點,都非常不錯,比一般的釘子還好用。尤其是用大號鉚釘給皮帶打孔,也更加好看。所以他才想著買點鉚釘回去,把馬鞍和皮帶做得更好些。
卻沒想到,在汪小玲嘴裡聽到這樣一番話。
這就讓他有點發麻。
鉚釘沒買成,他便買了一些酒麴,大曲、小曲、紅曲、麥曲、麩曲都有,這年頭自釀酒的人多,供銷社便也備足了各種酒麴,很方便就能買到。
大曲、小曲不用說,是釀白酒的,紅曲和麥曲可以釀黃酒,另外紅曲還可以做豆腐乳、櫻桃肉。麩曲是釀醬香酒的好料子,還能用來釀啤酒,陳凡便都買了些。
上次拉回來的雜糧,他還沒有開始釀酒,本來是想等忙完這一陣子再說。
不過今天給姜麗麗擦拭傷口,卻沒有高度酒精,只能用雲湖大曲,貴不說,效果還沒有酒精好,索性早點開釀,先收集一點酒精備用,釀酒反倒成了順便。
他還想買點檢測甲醇的試劑,可惜供銷社沒有,要到專門的化學用品店,那個也要去縣城買,只能等以後再說。
反正甲醇的沸點是64度,乙醇的沸點是75度,到時候掐頭去尾,再稍微處理一下,應該沒多大問題。
實在不行,就窖藏一年,保證什麼甲醇都揮發得乾乾淨淨。
從供銷社門市部出來,陳凡騎著馬,慢悠悠地往廢品回收站走去。
之所以慢悠悠,是因為他在思考鉚釘與電路板之間的關係。
要不說精神點高了,腦子就是好用,很多事情只要認真回想,都能回想起來。
而且他在大學裡學的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對電路板也不算外行,在學校里還玩過電子管和二極體老機器,這一仔細回想,還真讓他想起來一些東西來。
鉚釘,還確實是早期電路板必不可少的一種零配件,只是他以前沒注意而已。
很早以前,PCB印刷電路技術還沒有普及,四五十年代的電子管收音機,大部分都用搭棚條的方式焊接電路。
所謂的搭棚條,就是將一個個的電子元器件焊接在一塊板材上,形成電路,如果把印刷電路板看做一個平面,那搭棚條就是立體的,用後世的眼光看,誰都不會認為那是個電路板。
其中將部分電子元器件的金屬耳片固定在板上的零件,就是鉚釘,作用相當於後來印刷電路板的焊點。
如果只是這樣,還顯示不出鉚釘對電路板的重要性。
時間慢慢推移,到了60年代,電晶體開始逐漸取代電子管,成為收音機等電器的主流元器件,但是由於工藝還沒有跟進,當時的電器製造技術,很多都是沿用電子管的組裝方式,就連機芯都是按照電子管的機芯進行設計。
這就給了許多電子愛好者DIY的空間,許多無線電器材店也應運而生。
當時一隻高頻三極體就要兩塊多,正品仿蘇管401,國產型號叫3AG1,一隻就要6塊零3分錢。薄膜三聯也要五六塊,電子元器件越小就越貴,越大的越便宜。
買了這些高價電子元器件,還要將他們固定在電路板上,同時用金屬絲形成電路,才算是一隻完整的電路板。
其中最關鍵的連接點,就是鉚釘。
那時候流行一種板子,叫「洞洞板」,也叫「萬能板」,直到現在都有電子愛好者在使用。
其實就是一塊板材上,整齊地排列著N個小洞洞,那些洞洞就是方便用來打鉚釘的,通過鉚釘將各種電子元器件用金屬絲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電路,就是一塊「電路板」。
針對這種電子DIY風潮,就連專業雜誌也加入進來,進行技術指導。
(60年代無線電雜誌,解析收音機電路板,棕色板材上的白色小圓孔就是打的鉚釘)
昂貴的收音機價格,簡單的組裝工藝,讓不少人選擇自己動手組一台收音機,鉚釘也被歸到電子零配件的範疇,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電子器材商店,而不是五金店或供銷社門市部。
搞明白了原因,陳凡又想
第272章 武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