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求收藏、推薦票,拜託拜託!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謝謝了!)
自打朝廷的撤藩詔書一下,耿精忠就知道大亂即將到來了。情報部在早幾年就已經在雲南打造了幾條秘密地下交通線,吳三桂的一舉一動耿精忠都了如指掌。吳三桂把雲南經營的鐵桶一塊,福建在耿精忠的經營下也是一樣,吳三桂一有動作,耿精忠這邊也就隨之動起來了,只不過他的行動比較隱秘而已。
首先,他的軍隊多數都還是海軍,海軍都集中在軍港駐地,需要準備的並不多,糧草以及彈藥都是現成的,三日之內就可以全部準備妥當。稍微費功夫的就是陸戰軍,在福建陸地上的陸戰軍總數也就不到六千人,其他大部分都還在平潭島軍營以及南日島軍營,對了,呂宋島那邊還有不少的一部分。耿精忠一接到吳三桂動手的消息,便立即將島上的一萬五千陸戰軍全都調了回來,其中直接派遣了五千人分散駐守到福建各府各縣,加上原先就駐守在各交通要道的四千陸戰軍一起,將福建省圍了個水泄不通。
北方的戰事,耿精忠暫時是不會插手的,要插手也得等到朝廷與吳三桂打的兩敗俱傷之後。他不率軍北上,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會按兵不動,耿精忠知道,南邊的鄰居尚可喜不會老實,非但不會響應吳三桂的號召,反而會舉兵協助清兵。既然這樣的話,耿精忠也就不客氣了,廣東的地理位置比之福建可以說還要優越一些。土地多。良港多。耿精忠已經眼饞很久了。
廣東的土地總面積雖然只比福建大了三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積卻是福建省的近四倍,而且土地更加的肥沃,這在南方幾省已經算是很難得的了。但是尚可喜他們卻不會經營,空守著那麼多的土地,百姓們的生活卻並沒有什麼提高。要知道廣東這個時候的人口與福建大致相仿,但是卻多了許多土地,這樣還時常鬧饑荒那就不應該了。只能說廣東一省,管理混亂。
靖南王府議事大廳,在福建的馬尾軍少將級別以上軍官以及幾個主要的政務部頭頭全部到場,遠在呂宋島的就沒辦法回來了,那邊也離不開人。「姚先生,糧草後勤方面還有無問題?」
&王爺,由於咱們準備的充分,呂宋那邊的糧食也還在源源不斷的運來,因此糧草方面完全沒有問題,每運來一次。足夠咱們全軍吃上小半年。軍餉方面也不用擔心,屬下早已統計好。就是咱們停下來不發展,也足以支撐三年以上。至於彈藥方面嘛,還是請李總參回答吧!」姚啟聖這個後來的大管家如數家珍的說道,沒說一句自信就增加一分,這樣的實力絕對冠絕天下。
李光地剛才也在認真的聽著,現在輪到了自己,於是呵呵一笑說道:「呵呵,這就該我了。王爺高瞻遠矚,早就料到朝廷與吳三桂會在近兩年開戰,因此在彈藥方面從前年開始就已經在慢慢儲備。時至今日,除去正在服役的槍支火炮,庫存的火槍多達五萬杆,陸戰火炮三百門,艦載十二磅以上巨炮一千一百門。子彈足以配備每人三百發,炮彈足以支撐三次類似征倭大戰。若是有需求,全力生產之下,只一個月便可以再增加三成的儲量。」
其他將領對自家的實力是極為自信的,自信的源頭除了來自於領先於世界的武器,更是源於訓練有素的七萬精銳。福建本土現在已經聚集了五萬戰士了,估計翻過年,呂宋島那邊的一萬騎兵也會調到大陸來。呂宋島除了必須留守的一支艦隊以及幾千陸戰軍,其他的全都要回歸大陸。這樣的軍事實力,已經可以一爭天下了。但也就是可以一爭而已,真要是朝廷調集百多萬大軍不顧一切撲向他,他的這幾萬士兵也支撐不住。現在可不是晚清抽大.煙抽的不行了,這個時候的軍隊戰鬥力可還是相當快可以的。
&備就好,本來我也沒有擔心過這個問題。」耿精忠笑著說道。其他將領也是會心一笑,自家的實力他們都是比較清楚的,前面都準備過兩次了,這一次還不是駕輕就熟?「這是吳三桂送來的詔書,大家看一下。」說著,耿精忠將手中一封明黃色封皮包裹的詔書打開遞給旁邊的王振邦,王振邦這邊看完後又交給坐在對面的曾養性,就這樣你來我往的看下去。
李光地和姚啟聖其實早就看過,這個時候倒是不用爭搶了。待到十幾人全部看完,耿精忠才問道:「怎麼都不說話,發表一下意見!」
眾人互相看了兩眼,黃大忠率先
第二百九十七章 福建動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