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呂布將大概的情況和賈詡說了一下。書神屋 m.shushenwu.com
聽完之後,賈詡眼中也是露出幾分讚嘆:「將軍此舉大善,正所謂成大事者不計小利,將軍不管怎麼說都是在丁刺史帳下出仕的,現在就算獨立出來了,表面功夫也依舊要做好。若是因為這點蠅頭小利就壞了自己的名聲,那才是因小失大。」
呂布點了點頭:「文和所言是極,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這些年來他明里暗裡對我多有限制,但終歸是我曾經的上官,只要他不做的太過分,些許面子我還是要給他的。」
漢代最重忠孝。
其中,孝自不必說,漢朝以孝治天下,孝之一字乃是大漢的治國之本。
至於漢人的忠,其實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漢人效忠的對象其實是有兩個的。
其一自然是大漢天子,漢天子作為大漢的最高統治者,自然有資格得到所有人的效忠。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漢天子更多的只是一個精神象徵,而非實際的效忠對象,因此,除了忠於漢天子之外,絕大多數的漢人都還有一個實際的效忠對象,那就是自己的主公。
這就像歷史上早期的袁紹、曹操、陳琳等人,他們的實際效忠對象其實是大將軍何進。
再比如以忠義著稱的關羽、張飛等人,他們的實際效忠對象也是劉備而非漢天子。
而歷史上的呂布,其實也是向丁原效忠了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之後才會遭到天下人唾罵,因為就算呂布沒有認丁原為義父,他也是賣主求榮,而如果有,那更是讓人唾棄。
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漢朝的官場對於上下級的關係也十分看重,就算沒有正式認主,只要你曾經在某個人手底下做過事,那麼在漢朝的價值觀當中,你們兩個人之間就算有了一層人情在,尤其是上官,更會被視為對另一人有恩情。
所謂門生故吏,正是如此。
因此,就算這一世呂布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並沒有像歷史上的呂布一般向丁原效忠,但是在外人看來,既然你在丁原手底下做過事,那麼你們中間就存在人情關係,丁原就對你有恩情,現在你呂布發達了,肯定不能忘了丁原這位老上司。
當然了,丁原也是一個有分寸的人。
呂布在他手下的時候他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利限制一下呂布也就罷了,現在呂布要走了,大家還是好聚好散。
而且,這一次呂布立下大功,他也從中分潤了不少好處,所以他才會願意讓呂布帶走一半的并州精騎,並且給出五千步卒作為補償。
否則的話,如果他真要錙銖必較,一個人都不讓呂布帶走,呂布其實也拿他沒什麼辦法——除非呂布不想要自己的名聲了。
不過這樣一來他自己的名聲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就是了,所以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這樣對大家都好。
畢竟,今後他還得指望著呂布幫他守住并州北方的門戶,防止胡人南下呢。
賈詡聞言,也是嘆道:「將軍能有此想法最好,看來是詡多慮了。」
其實賈詡現在也挺納悶的,因為按照呂布平時的行事方式,可以說是妥妥的莽子啊,所以他才會想要提醒呂布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誰知道呂布居然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那現在豈不是顯得他很多餘?
見狀,呂布也是笑道:「我雖不及文和大才,但是這等簡單的事情還是能想明白的,就是不知文和還有何教我?」
看到呂布這個樣子,賈詡也是微微有些頭疼。
這呂奉先,今天是特意來為難他的吧?
本來他是覺得以呂布的性格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順勢提醒呂布一波,在幫助呂布避開這些天坑的同時也能順便完成自己的投名狀,誰知道他想提醒呂布的事情呂布自己都已經做完了。
這還讓他怎麼划水?
現在看來,今天他要是不拿出點真本事來,這投名狀怕不是完不成了。
有些小幽怨的看了呂布一眼,賈詡終於放棄了矇混過關的想法。
他深吸一口氣,神色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