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李智雲吟詩的過程當中,楊堅一直都有些神思不屬。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整座大興宮中,沒有人比他這個皇帝更加憂心版圖問題,東北邊境上的釁端尚且懸而未決,他哪有心思考慮別的?
只不過因為獨孤皇后的到來,又接下了楊廣的提案,他便只好給老婆湊一湊趣,不然他根本就不會理睬李智雲這檔子事情。
而當高熲提出要把那封書信給李智雲看一看的時候,他才驀然醒轉,對啊!既然是神童,或許真的有可能看懂這封信,當即命令身邊的宦官把書信遞了過去。
李智雲接信在手,只略一瀏覽,臉上神色就微微有些變化,抬起頭來先是看了始終陪在自己身旁的羽裳一眼,然後轉向皇帝說道「陛下,這封信是高句麗人寫給羅藝的。」
此言一出,宮殿裡至少有三個人大吃一驚。
最吃驚的卻是羽裳,她知道羅藝乃是隋朝的戍邊大將,如果李智雲所言無虛,那麼這封信就該是故國高層寫出的策反信,可是為何如此重大的事件居然沒人過來知會一聲?
其實高句麗的軍政高層人物並沒有狂妄到想要吞併中原的地步,沒那個實力就不會產生那樣的野心,他們最多也就是趁著五胡亂華的時候蠶食一下昔日大漢的領土罷了。
即便是蠶食,他們也是提心弔膽的,唯恐中原政權把矛頭對準他們,占了人家華夏的樂浪和玄菟啊,萬一哪天人家想起來要拿回去呢?那一準要爆發戰爭。
為此她的父親羽則男制訂了一個長期的計劃,擬在大隋高層圈子中安插眼線,在隨時掌握隋朝的政經軍事情報的同時,力爭拉攏重臣下水。
羽裳就是這個計劃的主要執行者,她父親製造了一個假象,把「父母雙亡」的她賣給了楊素,而今她則更樂於跟隨楊廣,因為楊廣才是除了皇帝之外權勢最重的那個人。
她父親交給她的任務是通過拉攏重臣能夠左右大隋的朝政當然最好,但若是做不到這樣,能夠像蘇妲己那樣禍亂朝綱也很不錯,最不濟,在兩國爆發戰爭的時候,也能夠給本國提供寶貴的軍事情報。
然而為何策反羅藝這樣大的事情都沒人告訴我?而且策反羅藝的書信已經到了大隋皇帝的手上,這不是馬上馬就要開戰的節奏麼?
她尚且不知五六月份的時候高句麗已經進攻過營州了,卻沒有人通知她這場戰事,此事另有因由。
除了羽裳之外,別人大多也是吃驚非小,單說楊堅和高熲兩人,他們知道這封信是高句麗人寫給羅藝的,是因為他們看懂了武奎的奏摺,然而李智雲卻沒看過武奎的奏摺,只看了信件一眼便指明了此信大致內容,這說明什麼?說明他真的能夠看懂這封信。
高熲便不免有些自古英雄出少年、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慨,但是此刻他這個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卻顧不上自己的臉面,連忙問道「智雲,你是如何看懂的?老夫倒要請教。」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是做學問的態度。高熲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放低了姿態,是真心想要弄明白這封信的玄機,並沒有繼續為難對方的意思。
李智雲笑道「不敢當,這封信是用漢字的讀音來說高句麗語言,我懂得高句麗語,所以就看懂了。」
楊堅和高熲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隋朝時期的高句麗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如果一定要用文字來交流,那就只能使用漢字。這種狀況從西漢開始,經過東漢乃至三國兩晉南北朝甚至宋元時期都沒改變。
然而問題是誰去教授高句麗人學習漢語並且使用漢字呢?答案是沒有。華夏大地上的當權者連自己的國民都無力教育,又怎麼可能去教育高句麗人?
所以就有了眼前這種事情的發生——明明是漢字寫出來的信,意思卻與漢字的字意全無關聯。
這就好像用普通話同音字來標註粵語一樣,寫成句子之後還是普通話的意思麼?肯定不是了。
李智雲的尋俠系統能夠看懂一切文字,聽懂一切語言,印度語都聽得懂,韓語又算的了什麼?只把那些文字連在一起過了一遍就知道這是棒子話,太小兒科了。
楊堅大悅,「果然是神童啊!」又吩咐道「那你就把這封信給朕讀一遍。」
李智雲卻反問道「陛下是讓我使用高
第一八六章 真的是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