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逍遙、關羽、李香君穿越歷史時空的第一站,就是公元704年,武周的神都洛陽。
萌萌噠的系統給趙逍遙設定的附身是狄光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傑的的長子,關羽則是他的家僕,李香君也女扮男裝,跟隨左右。
在聖歷中期,女皇武則天讓宰相們各舉薦一位尚書郎,唯獨狄仁傑舉薦他的兒子狄光嗣,被武則天任命為地官員外郎,非常稱職,此時已經官至驃騎大將軍。
驃騎大將軍這個官職,在大唐是從一品,武官官階僅次於天策上將,但是唐朝唯一的天策上將只有李世民一人曾就此職,所以說趙逍遙這時的驃騎大將軍,就是大唐的最高武將。
三人騎馬到了都城洛陽,趙逍遙抬頭看見了洛陽高大的城牆。此時已經是秋天,洛陽真冷啊!空氣乾燥,寒氣逼人,刺骨一般。
剛到新都洛陽,趙逍謠還很奇怪,在他的印象里,唐朝的首都一直在長安,怎麼到了洛陽城?
李香君果然是博學之人,尤其是她仰慕武則天,對大唐的歷史很熟悉,對趙逍謠說:「洛陽本是隋朝東京,當初還是李世民的秦王府所在地,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搬遷到洛陽辦公,歷時兩年有餘。在公元657年,洛陽被正式定為唐朝的第二個首都,而不是朝廷的行宮。每個部和每個衙門都在洛陽設分支機構,甚至這裡還辦起東都國子監。大唐朝廷各機構經常遷往新都洛陽去處理公務,成為定製。」
趙逍謠問李香君道:「這麼說,長安現在只是大唐名義上的國都?」
李香君說:「是的,唐高宗李治時期,朝廷遷往洛陽不少於七次;高宗統治在建立新都後的二十六年中,主要在洛陽居住。洛陽需要建造許多新的宮室和官署,以提供一個京都的必要設施。耗資巨大的工程在高宗時期不斷進行。公元682年,大唐朝廷最後一次遷往洛陽,公元683年後期高宗死後,武后永久性地把朝廷遷往洛陽,一直到公元701年。不但整個皇室及其隨從,而且大唐的朝廷遷移中也轉移一空。」
趙逍謠道:「到公元701年?那之後呢?」
李香君回答說:「公元701年10月,武后政府遷長安,可能是要減輕在洛陽積聚的反對她所寵幸的人的壓力。但是公元703年朝廷又遷回了洛陽。史書上記載說在駭人聽聞地除掉王皇后和蕭淑妃以後,迷信的武后常看到她們的鬼魂作祟,因此她感到繼續住在長安是不能忍受的,又回到了神都洛陽。」
趙逍謠道:「我們穿越的時間是公元704年,離神龍革命還有一段時間,這時武周的都城還在洛陽,所以系統讓我們來洛陽。」
「確實,現在的洛陽城是新都,有30萬人口,東西長8公里,南北長8.5公里,四周是五六米高的城牆。城南、城東各有城門三個,城北有兩個,朝開夕閉。洛陽城內分成一百多個坊,每個坊的四周都用堅固的土牆圍起。清晨,城內敲響報曉的鼓聲,各坊門隨之打開,人們開始一天的生活。暮鼓敲響時,人們打點好手中的活計,各自回家。一天的鼓聲共八百下。鼓聲結束後,城裡那些還不回到坊里,仍在街上遊蕩的人會被官兵抓走。」這時,萌萌噠的系統也給趙逍遙介紹說。
「三十萬人口?那洛陽也算是大都市了。」趙逍遙知道,此時整個唐朝的人口也就幾千萬人。他問系統道:「我們來洛陽幹什麼?」
萌萌噠的歷史系統對趙逍謠說:「按照歷史進程,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公元705年2月20日,鳳閣侍郎張柬之、鸞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聯絡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力圖擁立李顯為君,稱武則天男寵——麟台監張易之、司仆卿張昌宗謀反,率領禁軍誅殺張易之、張昌宗,隨即包圍長生殿,逼迫武則天退位。但是,很奇怪的是,公元704年,女皇武則天突然罷免了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這裡面一定出現了什麼問題。」
趙逍遙道:「武則天罷免了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那神龍革命還怎麼搞?刀槍裡面出政權呀。」
萌萌噠的系統道:「確實,這裡面一定有時間旅行者在搗亂,使得女皇武則天有所察覺,罷免了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