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十月末,吳郡,吳縣。
江東都會吳郡吳縣的街道,比之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繁華熱鬧。由於北方持續戰亂和江淮一帶的天災,這座位於東南膏腴之地的城市,就成了淮泗一帶世家大族和平民百姓的避難之地。
而且和北方的那些開發程度很高的郡縣不一樣,如今吳越之地的郡縣之中還存在大片可以開發的土地。來再多的難民哪怕把整個中原的百姓都遷過來,吳越之地也絕對可以容得下。
所以北方流民來得越多,吳郡的經濟就越發達。到了建安三年冬天的時候,這座東南都會都已經和劉表的「都城」襄陽,袁紹的「都城」鄴城一樣的熙熙攘攘了。
吳郡的百姓,流寓的士人,還有來自天南海北的商人,都在街頭摩肩擦踵的涌動。還有一群不知道哪裡來的「武裝少女」,穿著白色的式樣有點古怪的袍子,佩著鐵劍、銅劍,背著弓箭,在大街上閒逛,看見什麼好吃好玩的都想要可她們說的話又很古怪,有點像漢話,可是誰也聽不明白,所以就只能讓她們看著給黃銅了。
也甭管給多給少,反正也沒人敢和她們計較也不是吳郡的商人慫,而是如今統治吳地的孫家就是個武德過剩,不僅男子善戰(不包括孫十萬),連女子都挺能打的!
孫家的婢女都自幼習武,孫家的女兒也都善於舞劍弄棒,總之一家子都不好惹!
吳郡的商人看到這些古里古怪的「武裝少女」,全都當她們是孫家人了至於語言不通,那再正常不過了。誰知道她們是哪兒人呢?
也許是哪裡的山越被孫家人捉來了,也許是孫堅在長沙當太守時弄來的武陵蠻,也許孫堅在涼州打仗時捉來的「羌妹子」
當然了,他們全都想錯了,這些「武裝少女」其實是來自瀛洲島的倭人,她們都是跟著瀛洲島的邪馬台女巫王卑彌呼一起「潤」到大漢來「取西經」的。
而這位女巫王也不會說漢語,她的祖先東渡瀛洲時,都還沒「漢」呢!上哪兒去學「漢語言」?就算是「秦語言」,口耳相傳了那麼多年,也變了太多,現在吳地的漢人根本聽不懂。
而更麻煩的是她還不識字是個文盲!
當年跟隨徐福「潤」瀛洲的五百童男童女都不認字,徐福可能也不大重視教育,沒把他掌握的秦篆傳下去。
好在帶她來大漢的是個認字的吳郡海商,也能說瀛洲話。於是就替卑彌呼寫了一份可能算是奏表之類的東西,還幫她把奏表遞給了孫策的討逆將軍府長史張昭,又安排她住進了吳郡的館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張昭壓根兒不理這事情。
其實也不是張昭混日子,而是這份奏表上的內容太玄幻——說什麼海外幾千里處有個島國叫邪馬台,島上有個精通巫術的女王,某日有天神乘坐飛雲而來,入侵了邪馬台,邪馬台的女巫王不是天神的對手,因此逃到大漢求救兵,想請討逆將軍出兵或是將女王送去雒陽面見天子
這種奏表,你讓張昭怎麼處理?這根本就是部玄幻啊!
而那個會寫的商人則接了新的業務,駕著海船去淮陰幫著袁術軍運人去瀛洲島建設封建殖民主義奴隸制了。
於是卑彌呼就每天溜達進孫策的將軍府,在大門裡面找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坐著等消息也沒人輦她。
一來孫策的將軍府裡面每天都一大堆訪客呢!其中不少訪客還帶著隨從,真可是門庭若市。
二來卑彌呼雖然穿著打扮有點奇奇怪怪的,但她長得挺漂亮,還有那麼點睥睨眾生的氣勢,還帶著一把非常古樸的寶劍持劍的姿勢也很專業,而且還會不說話裝高手。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孫策請來保護自己睡覺的女劍客呢——孫策因為被劉協預言幾年內有血光之災,所以現在非常注意保命,請了許多高手來保護自己!
因此將軍府的知客對卑彌呼很客氣,到飯點的時候還給她一份飯食也不收錢,味道還挺好吃的!
卑彌呼也就天天來吃飯,吃完飯等消息,等到天黑就「消失」,第二天上午飯點前又出現。不過她除了吃白食和傻等之外,也不是一點正經事沒幹。她每天晚上回到館驛之後,還會跟館驛裡面的僕役和廚娘學說漢話——要「取西經」也得先過語言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