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雖然還沒有消失,但上岸之後就向前移動,按照趨勢是肯定是要下海的,所以不用擔心,只要忍耐就行了。
雖然某個國家已經依靠太空的攻勢解決了哥斯拉,但大家都當做沒看見。可惜現在已經是網絡時代了,華族可以當看不見,但百姓不能啊。
這個時代,百姓很容易就能了解國外的信息,眼看已經有了解決辦法,自己國家的華族卻無動於衷,百姓肯定有怨氣。只是他們礙於禮制,無法站隊去對抗華族。
這個國家的禮是自上而下約束的,是貴族和公民合作,而不是公民和自由民團結。百姓只有依附禮制的文化,沒有開創禮制的文化。
所以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怨氣也只能憋著,只能按照禮制來。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提出還政天皇,他們肯定會出手。
可惜杜蘭並不是想『還政天皇』,而是想要自己稱帝。
既然已經有了宇宙打擊消滅哥斯拉的例子,凡是有太空航天能力的國家紛紛拿出了自己的計劃,也要從宇宙發動進攻。
沒有能力的國家可以直接去購買這項服務。島國雖然有航空技術,但沒有這麼先進的航空技術,所以只能花錢去找美帝。
美帝則想要外包,畢竟外包也是又快又好。
對於哥斯拉的研究也是有條不紊地進行,先用核磁共振,x光等等透視哥斯拉的身體。發現它的肚子裡好像有一個規則的物件,不知道是什麼。
那當然就是『島國興,杜蘭王』的石碑,就等著他們挖出來呢。
杜蘭這邊已經是越來越囂張了,連柯南都已經知道他忤逆天皇,做了各種各樣違背禮制的行為。禮制的國家,就是每個階級都有每個階級的禮,不能越過,越過就會被人排斥。
每個人都是依附禮制的,沒有了禮,他們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交流和合作。一直以來,他們沒有開創一套新規則的經驗,只有不斷學習外面的先進技術,完善禮制的經驗。總之沒有了禮,是不行的。
禮制是分封國家最重要的制度,因為禮可以區分階級,貴族、公民、自由民各有各的禮,潛移默化地影響生活,吃穿住行無不有禮,讓人難以跨越。
杜蘭的行為就是禮樂崩壞,可以說是分封制度最為厭惡的存在,要是孔子復活,肯定要和杜蘭拼命的。
不過杜蘭這樣的行為也確實得到了不少的支持者,顯然對禮制不滿的人有不少。畢竟很多人都想突破禮制,奈何他們做不到。
在孔子的時代,諸侯的實力已經強於天子,還有一些大夫的實力強於諸侯,所以他們各種違背禮制,享用越級的待遇,周禮的制約已經形同虛設,於是各國內部陷入爭權奪利,國家之間的戰爭也是越發頻繁。
孔子看到了禮崩樂壞,但提不出新的制度,只希望大家都克己復禮,恢復周禮,因為在他心中周禮就是頂呱呱。可問題是就是因為大家都不遵守,周禮才不行的,要是大家能遵守的話,也不會禮崩樂壞了。所以孔子看到了問題,可惜沒提出解決的問題,於是孔子死後,儒家八分。
儒家弟子紛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墨子一開始也是學儒家的,可是他覺得儒家那套不行,就開創了墨家。
法家和儒家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子產鑄鼎就是宣布法律,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荀子是儒家的。雖然荀子和儒家的方案已經不一樣,但另起爐灶打造第二套周禮的想法還是很符合儒家思維的。
孟子是儒家弟子,並且為儒家提出了一套最貼合儒家克己復禮的方案,那就是性善論和法先王。他沒說恢復周禮,只是說大家應該向優秀的先賢學習。
儒家作為發現問題的先驅者,引發了不同的派系提出自己的方案,有些是延續儒家『克己復禮』的核心思想,有些則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戰國就是不同答桉實踐的過程,墨家曾經流行過,但基本也是實踐『非攻』,兼愛的思想完全實踐不了。
孟子的思想也實踐過,可是國君開口就是討論利益,孟子那套法先王也施展不開。畢竟法先王,堯舜禹可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分給大家的,給大家帶去利益才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國君要是學了,那才是完蛋呢。
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