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戰局影響,國內茶葉價格持續升溫。」回到自家老宅臥室後,黎鵬翻閱了一下家裡訂購的報紙,結果《生意人報》上的某篇新聞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作為一個對地緣政治和文明圈子非常痴迷的學者,黎鵬敏銳地從中發掘到了許多人不曾注意的東西,那就是帝國對資源的支配。
是的,帝國都是貪婪的、無情的。國內一些學者指出帝國的本性是對內剝削,對外擴張,但黎鵬覺得有些不對。至少在東岸這麼一個國家,因為人少地多,科技先進,海外貿易盛行的緣故,普通國民還沒有感受到這一點。黎鵬甚至有些覺得,東岸國民們被政府「餵養」、「安撫」得太好了,剝削不是沒有事實上,除了人類早期的原始社會,剝削簡直無處不在但程度很輕,以至於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在這個舊大陸打生打死,無數人死於戰亂、饑饉、疫病的年代,東岸人民依舊可以悠閒地工作、生活,這絕對談不上被剝削得多厲害。
茶葉的價格在東岸並不便宜,但也談不上多貴。說不便宜是因為需要大量進口,本土資產的茶葉(位於河間地區北部)不但產量不大,口感也很差,只能占據部分低端市場。不過聽說在經過持續幾十年的茶種改良後,這些茶樹已經慢慢被馴化,適應了本地氣候,茶葉的口味也得到了極大改善。但說到底,本土茶葉的口碑已經壞掉了,而且好茶葉的產量也很低,只能坐視白花花的銀子讓外國茶商賺走了。
目前東岸茶葉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就是中國大陸(含寧紹開拓隊轄區),占到了進口份額九成以上。為此,東岸每年需要向遠東地區輸出超過四百萬法幣的現金,用以支付茶葉進口款項,引起了財界人士的許多不安,因為這些款項大部分是用貴金屬結算的,紙質金圓券的數量較少。
但沒辦法,東岸人民的茶葉消費量很大。因為本土奶牛保有量眾多,奶製品產量極高的緣故,東岸人民嗜好煮奶茶。這種風氣原本只限於宋河以南的潘帕平原、南錐台地,但多年前就已風靡全國,如今很多東岸家庭招待客人都會上奶茶(鹹、甜口味皆有,但以甜的居多),高山流水茶館更是成了全國最火爆的連鎖餐飲企業。因此,在這樣一種全民大消費的情況下,茶葉進口額居高不下,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你改變不了自己的生活習慣,不是麼?
從幾年前清順南北大戰爆發開始,東岸企業(主要是台灣銀行及其旗下代理商)進口的茶葉數量就開始下降。這倒不是說兩國的茶葉產地受到攻擊,茶園被毀,事實上還沒到這種地步,主要原因還是兩國政府為了應對軍事,從民間徵發了大量農民充當後勤輔助部隊。這些人一去多年,要充當工匠趕修各種器械,要充當建築工修橋鋪路,修建各種臨時或半永久的堡寨,還要充當苦力,幫助搬運貨物等等,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地方上的生產與生活秩序。
茶葉固然是這兩個國家拳頭出口產品之一,生產受到保障,但社會整體狀況如此,他們也沒有辦法,產量下降是必然的。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茶葉經銷商們經過戰區時各種財物、時間上的損失即便不經過戰區,也可能會被官府徵收苛捐雜稅,這些都會分攤到成本裡面勞動力減少,時局混亂帶來的運輸成本上漲,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台灣銀行的採購開支激增,最終傳導到終端價格上面,讓消費者買單。
黎鵬不清楚清順之間的戰事如何。因此,他很快找來了一份報紙,重金訂購的海外報紙《號角報》。這是一份面向登萊、滿蒙、寧紹、黑水、廉梧等地數百萬讀者的報紙,由東岸資本投資創建,實力雄厚,背景複雜,經常能夠弄到第一手消息。尤其是一位華記者,堪稱全能型,經常能在頭版上讀到他爆的大料。作為通航,黎鵬對此等神人也欽佩不已,只可惜緣慳一面,始終未能得見。
《號角報》從遠東運到本土,歷時數月,這時效性自然談不上了,且價格也是昂貴得不行,足以讓一般人望而卻步。不過黎鵬身家豐厚,又是業內人士,還關心世界大事,自然不會嫌這些帶有重要信息的海外報刊貴。事實上不光《號角報》,家裡其他各類遠東、歐洲出版物也一大堆,給了他很多不一樣的視角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也。
《號角報》上關於遠東戰局的消息一直是報道重點。黎鵬從最早的一份看起,一份份看,一份份
第一百二十章 遠離戰爭的悠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