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三天下來,郭燁的方案再次被壓了下來,軍機處就是不給通過,其實倒不是奕忻搗亂,奕忻也巴不得開通電報、開礦設廠呢,畢竟他也已經嘗到了電報的甜頭了,原來戰報,七八里加急,從上海到京城也要三四天的時間,濟南到上海開通了電報之後,僅僅需要一天半的時間,一天半,幾乎就是濟南到京城的時間啊,也就是說從上海到濟南的時間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真麼快的速度,對於一場戰爭來說,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奕忻比誰都清楚,奕忻也是領過兵的人,文武全才!
可是,奕忻一個人沒用,再加上一個文祥、一個曹毓英也沒用,反對的人太多了,整個朝堂之上,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六部尚書十二個,有八個明確反對的,左右侍郎二十四個,近二十個反對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帶頭上摺子,堅決不同意推進改革,不光是開通電報,連同與西洋進行全面貿易,開礦設廠,修建鐵路,全部反對,反對!都已經反對到了不講理的地步!
奕忻算是愁白頭髮了,這些人一個個都是這個態度,可是怎麼辦?好在這幾天郭燁沒有上朝啊,如果被他給知道了,只怕又要大鬧朝堂了,裁撤旗餉,不了了之,這些變革如果再要是全部不了了之,只怕郭燁會氣得拿槍殺人了吧。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這樣的事情,不是想瞞著郭燁,就能夠瞞住的,三天沒有任何消息,郭燁就知道,又遇到阻力了。
第四天,郭燁上朝了。
在朝堂之上,將擬籌建電報局,開通電報折遞到了御前。
「太后,皇上,很明顯了,電報之利乃是重利、大利,利國利民,原來從伊犁到京城,即便是七百里加急,都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從廣州到京城,起碼也需要十天;但是開通電報之後,僅僅就是一瞬間的事兒,不管是我們遭遇到外敵入侵,還是國內叛亂,我們隨時都可以得到情報,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應對,所謂兵貴神速,戰場之上爭得就是時間,戰機稍縱即逝,一旦開通電報,我們甚至可以將叛亂消滅於無形之中,阻外敵與邊境!還有,即便是商業之上,也是如此,商機同樣重要,一旦開通了電報,那就是一件千秋萬代的功業!」
「郭燁,你這知道貪圖蠅頭小利,卻不想想,這電報線四處縱橫,過江越嶺,那會將我們大清江山的龍脈破壞掉的,王氣盡毀,那就是國破家亡的事情,如此禍害,豈能兒戲!太后,臣非但反對鋪設電報,還要求立即撤去從濟南到上海,從上海到香港的電報線,涉及龍脈完缺、命祚存續,不得不慎啊!」
大學士倭仁乃是理學大家,對於氣理之說深信不疑,這電報過江越嶺,將龍脈全部斬斷,這大清江山,哪裡還有一個好?
「啟奏太后,艮峰大人建言大謬,王朝存續,豈能完全寄託於虛無縹緲的龍脈王氣之說?大明朝得龍脈倒是被電報線斬斷,不照樣亡了嗎?如今西洋各國競相開通電報,情報一日萬里,乃至更遠,這給朝野上下帶來多大的便利?不管是戰爭,還是經商,亦或是政事,朝令夕至,可以無限度的提升我們治理生民的果效,臣以為開通電報,利大於弊啊!」
文祥作為朝中為數不多的對於西洋有所了解的官員,自然是知道電報的益處,看到倭仁反對,連忙站出來據理力爭。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開始了激烈的爭辯,洋務派與頑固派壁壘分明,想要在兩者之間騎牆,那是不可能的!
「太后,皇上,大清龍脈絕對不能遭受半點破壞,大清的王氣更是不能有絲毫的損泄,事關社稷存亡,臣請太后、皇上下旨嚴禁開通電報,再有妄議開通電報破壞龍脈者,以謀逆論處,誅九族!」
禮部侍郎徐桐陡然大喝一聲,將整個朝堂都給震懾住了,所有人都停止了下來。
徐桐看到別人都停止了辯論,接著說道:「太后,皇上、議政王,臣以為電報決不可開通,西洋開通,那是西洋的事情,與中華何干?西洋歷來狼子野心,窺視中華河山,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利用國內宵企圖以此割斷大清龍脈,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藉此刺探我中華山川地理?此時關乎社稷存亡,江山安危,決不可兒戲!」
「兒戲你個大爺的!」
郭燁早就按耐不住火氣了,非但不然自己架設電報,甚至還要讓自己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