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格柵裝甲在後世很常見,但是如果仔細研究歷史的話,就可以發現,這種玩意兒其實早在二戰時期就有了,當時就是蘇聯人防德國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德軍研製了革命性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鐵拳/坦克殺手,雖然這種同樣的火箭助推武器射程近,但是威力卻一點都不含糊,而且構造簡單,便於大量生產,比如「鐵拳」火箭筒從43年10月大批上產開始截止戰爭結束4個型號總計生產達800萬具。
這種大量擴散的武器讓蘇聯坦克吃夠了苦頭,別的不說,僅僅在最終的柏林戰役中蘇聯損失的2000輛裝甲車輛中有1200輛都與其有關。
同時,蘇聯軍隊在發現了德國的這種威脅之後,也是立刻針鋒相對,找到了簡單有效的讓「鐵拳」提前引爆、減輕金屬射流效果的網狀附加裝甲。
甚至有些士兵甚至就地取代,利用鋼絲床墊焊接這種網狀裝甲,雖然效果很值得懷疑,但結和與步兵良好的協同,完全可以防禦鐵拳30/60兩個產量最大型號50m內的攻擊。
當初希瑞克沒有重視火箭筒,也有這方面的考慮,雖然武器用起來很順手,但是擋住他也很容易,用柵欄一樣的東西就行了。
這種武器發明出來,純粹是給德國自己找麻煩的,裝了格柵裝甲之後,士兵們上下自己的戰車會非常的困難,搞不好就會被外面的格柵裝甲弄傷。
不要以為格柵裝甲很好弄,如果簡單的,那就直接弄個足夠密的柵欄就行了,如果要複雜的話,格柵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它的上面還有向外伸的探針什麼的,用來提高和火箭彈的彈頭接觸的機會等等,這些東西都會給士兵們帶來傷害。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在坦克外面圍一圈柵欄,就可以把這種武器擋住?」聽到了希瑞克的講解,在場的人還是不太理解的,但是對他們來說,雖然不理解,也不會不相信,畢竟希瑞克元首從未錯過。
「如果說全部攔住,也是不太現實的。」希瑞克說道:「但是如果合適的話,攔住百分之八十是沒有問題的。」
誰都無法保證百分之百,哪怕是在後世,格柵裝甲的效率也只有百分之六十,在這個時代更高,這得托技術的福,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可靠的壓電陶瓷引信,使用的還是落後的機械觸發引信,所以火箭彈啞火的幾率更高,甚至射角不合適都不引爆。
而格柵裝甲,就可以改變它的射角。
不過提高到百分之八十,那就相當不錯了,上次損失了二十多輛,那如果是百分之八十,就可以減小到損失四五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數字。
「那我們就可以讓全軍的坦克都安裝這種格柵裝甲了。」舍爾納說道:「而且現在就可以先改裝一批,上戰場試試。」
希瑞克點點頭,這種格柵裝甲原理簡單,在德國現在的工業基礎下,快速大量生產並不難,但是先試試,能有效防禦,這樣才不會浪費。
「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徹底阻斷美國方面的援助。」希瑞克說道:「我們在島國的潛艇基地,已經修好了吧?」
上一次島國人來和希瑞克商議,經過協商,德國用二十條登陸艦,把島國北部的一個小島給換過來了,在協議達成之後,德國的基建工兵,立刻就遠赴海外,開始了緊張的建設。
因為德國很著急。
隨著美國從遠東地區向蘇聯輸血,德國迫切地需要斬斷這條運輸線,在當下的情況下,用潛艇是最合適的,但是德國到現在為止也只有一條核潛艇,常規潛艇由於種種原因,無法穿越北極地區,派不上用場。
因為只有一條核潛艇,所以不可能無間斷地巡航,尤其是在他們增加了護航的船隻之後,潛艇上浮使用甲板炮解決目標已經不現實了。
魚雷是寶貴的,結果潛艇每次攻擊完成,都必須要返回德國母港進行補充,往返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美國的大批物資還是有到達蘇聯的可能。
這些反坦克火箭筒,這批尼西們,都是在這個空檔裡面乘坐船隻到達蘇聯的,而只要島國的潛艇基地建造好,這樣的情況,就再也不會發生了。
「是的,已經修好了,我們的第一批的潛艇,正在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