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皇宮還是金國時修建的,經歷了滅金一戰,已被毀得不成樣子。
耶律鑄穿過應天門,正見到安童。
安童今年才十四歲,卻是在十三歲時就擔任了怯薛長。
換言之,名震天下的怯薛軍、忽必烈的宿衛親軍,就是由這個小小的少年統帥。
因為怯薛軍的統帥是由博爾忽、博爾木、木華黎、赤考溫這蒙古開國四大功臣後裔世襲。
而安童是木華黎的曾孫,他的母親是察必皇后的姐姐,他是木華黎數不勝數的後裔當中最受忽必烈喜愛的一個。
十三歲統帥一軍,這在宋朝是不可思議之事,但在大蒙古國,只要忽必烈一句話。
四十一歲的耶律鑄面對十四歲的安童很客氣。
「怯薛長,我來見陛下。」
「我領丞相進去,大汗馬上就到。」安童道:「大汗讓我也參與議事,是平定李璮叛亂的消息傳回來了。」
他年紀雖小,說話卻是一板一眼。
耶律鑄沒敢把他當成孩子,神色鄭重,道:「李璮這場叛亂,就像是一塊石頭投進了湖裡,驚起了層層的漣漪啊。」
兩人說的都是蒙古語,嘰里咕嚕了一路,待進到大安殿,只見忽必烈還沒來,站在殿中的是幾位重臣。
塔察兒、忽魯不花、忽都察兒、線真……
耶律鑄遂發現,自己是在場唯一一個崇尚漢學的人。
他是耶律楚材之子,母親蘇氏為蘇軾後裔。
但他雖崇尚漢學,對忽必烈的忠心卻不容質疑。
耶律楚材匡扶的是成吉思汗、窩闊台父子,因此,耶律鑄從小就侍奉窩闊台之孫失烈門。
蒙哥繼位時,耶律鑄捲入失烈門謀反一案,險些被處決,是忽必烈救了他。
雖說耶律鑄是契丹人,今日能站在這裡,其實相當於就是蒙古人了。
大殿上擺著一張地圖,這些蒙古重臣們在地圖邊站定。
安童見人來齊了,便指點著地圖介紹起當前的形勢來。
這是要在忽必烈抵達之前讓重臣們把該知道的情報都了解了,以免到時還要再說一遍。
之所以由安童來介紹,因為忽必烈真的打算再過兩年就任用他為丞相。
安童雖說只有十四歲,毫不怯場,總歸按情報上的消息便開始主持議事。
「史天澤砍下李璮的頭顱之後,守在益都城的李彥簡自盡了,其他人打開了城門投降……」
塔察兒聽到這裡,止住了安童,問道:「我妹妹和她的兒子在哪裡?」
李璮兒子很多,與塔察兒之妹生下的只有一個,名叫李鳳山。
安童看了看戰報,道:「史天澤把他們從益都接出來了。」
「好,把其他人全部殺掉。」
「殺了,只逃走了一個李齊山,是王氏生的……」
「那就追上去殺掉。」
「他從舊海城逃了……」
塔察兒大怒。
他是在場所有人中表現得最想殺李璮的。
之所以會把妹妹嫁給李璮,是因為他當年地位很低。
塔察兒的祖父是成吉思汗的幼弟鐵木哥斡赤斤,曾經因為造貴由汗的反被處死了。而當時山東一代的民戶是分封給鐵木哥斡赤斤的,塔察兒為了保證這個利益,才選擇與李璮聯姻。
等到蒙哥汗繼位後,他便發跡了,早就心生悔意。
到如今,更是恨不能當作沒這回事。
「逃到哪?宋國?往南殺過去……」
忽魯不花已經喊道:「別說這些小事了,合必赤、史天澤會處理。今天大汗召我們要商議的事才更重要。」
「為的是從漢人手裡把兵權收回來吧?」
安童終於擺脫了塔察兒的糾纏,道:「是,但大汗今日召你們來,是因為阿術在關隴被李瑕全殲了。」
殿中安靜了片刻,爆發出驚呼之聲。
「不可能!」
「兀良哈部的阿術,速不台的子孫,怎麼可能會被一個漢人……」
第772章 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