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馬大人詢問過這個問題,本太子在此鄭重聲明,世上這種石炭統稱叫煤炭,煤炭的本身無毒,只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有毒,但可通過管道,將此有毒煙霧排出去。」
元智沒有具體講什麼一氧化碳中毒,這個估計他們接受不了。
隨即,他寫上兩個字『煤炭』,又在空白紙上繪製一張室內管道排氣圖。
這個大家好理解,時下住戶家裡的燒飯土灶,北境家庭里的土炕,包括皇城裡的『暖房』等,不都是在使用排煙壁嘛。
「殿下,高爐煅燒工藝好是好,但爐膛溫度如何控制?」
這個叫房文光的總把頭,他眼光獨到,馬上提出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工藝技術難點。
煅燒工藝,講究的是溫控,不是爐膛溫度越高越好。
這跟炒菜原則相似。
火小,菜炒不熟,口味還不佳。
可火力太大,容易把菜燒焦燒糊。
後世溫控用儀器儀表,而且都是數字化。
可眼下則完全憑經驗,目測鼻嗅。
元智心裡明白,單純依靠人為的目測鼻嗅,這樣,人為差異性太大,難以總結經驗,加以推廣。
而且,出爐廢品率完全有可能,居高不下。
必須建立一整套可行性方案,有模型或參照物,來佐證提醒。
「那當前的燒窯溫控,用的是什麼法子?」元智反問道。
「當前不外乎火照法和水滴法兩種。」房文光道。
接著,他給太子詳細介紹了這兩種方法的目測經驗。
用現代文明武裝起來的元智,很快找到解決方法。
「加厚火照使用的泥石柱,觀察石柱被火灼燒後,所產生的色譜,也就是顏色分布層次,同時,調整水滴頻次,觀察水的蒸發速率。」
元智不得不使用一些現代詞彙,像『色譜,頻次,速率』這樣的專業詞彙。
好在他做進一步的通俗解釋,把頭們專業領悟能力較強,稍微琢磨一下,都能理解這層意思。
把頭們見太子爺講得非常流暢,圖文並茂,而且有許多新詞疊加點綴,想必一定是那本『天書』里的描述。
所以,他們深信不疑。
現在的太子爺,儼然就是位科技大家,所有人用崇拜目光注視著,跟剛進入偏殿時的心情,大相徑庭。
「諸位總把頭,高爐煅燒石灰石的用料和工藝,咱們都溝通完畢,此法成熟之後,可推廣到煉鐵和製作刀具、兵器等諸方面,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就是抓緊建爐實踐。」
元智掃視大夥一邊,目光變得犀利起來,不待大家喘氣,便命令道:
「孤給予工部一個月為限,在這三十個晝夜裡,你們必須搞出合格的高純度生石灰來,因為災區築壩需要,有沒有問題?」
太子爺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工部這些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只有不分白天黑夜,拚命地干吧。
可這事誰也不敢輕易扛頭承諾。
見大家沉默不語,元智只好點將,「馬飛海聽旨。」
「微臣在。」馬飛海肅穆拱手。
「孤命你為此次高爐煅燒項目總督辦,建爐購材等錢兩,由戶部立即如數撥付,如能按期或提前完成,所有人員加官進爵,如若不然,降職或革職。」
「微臣領旨。」
馬飛海哪敢委辭推脫,只能硬著頭皮接下再說。
工部所有官吏都明白。
一個月期限,實際就是軍令狀,有點成王敗寇的意思。
現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沉甸甸的。
「詹事府魏大人。」
「微臣在。」
「向并州,幽州一帶的州府郡縣衙門,頒布太子教令,讓各地組織勘探隊,在其轄下的山地去探礦,但凡探明銅、鐵、煤等礦藏者,一律上報朝廷,有關有功人員,一律論功行賞,加官進爵。」
元智用手捋了捋虎鬚,胸有成竹地命令道。
晉地一帶,地下都是寶藏,大山里隱藏著不少露天煤
第093章 軍令狀,一個月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