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遲遲沒有給第30師調去援兵,並不是因為沒有及時看出波軍的戰術目標,也不是由於無兵可調。真正的原因在於,那位被貝朗特嘲笑的德國總參謀長曼施坦因,從頭到尾,就沒有半點順著波軍作戰意圖行動的意思。
喜歡劍走偏鋒的曼施坦因,早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抓住了這場遭遇戰的要害!
交戰雙方都知道,波蘭軍隊這是拿出了壓箱底的武力,力圖趕在他們一敗塗地之前,通過這次不顧一切的大規模反擊扳回主動權。按照正常的軍事思維,當處於劣勢的波蘭軍隊集中力量試圖在局部打擊德軍的薄弱環節時,整體實力占優勢的德軍最穩妥的做法就是同樣在波軍周邊集結兵力,重新壓制對方。這樣雖然會延緩前線的攻勢進度,但卻也能十有**穩操勝券。
可德軍偏偏不能這麼做!
因為曼施坦因清楚,一旦德軍按照常規程序與波軍交戰的話,那麼,這場波蘭戰役所耗費的時間將會大大增加。這並不符合《白色方案》中速戰速決的戰略主旨!
波蘭軍隊之所以會撤掉一些其他地區的防守兵力,集中起來發動這種垂死掙扎式的反擊,其目的就是要拖延德軍進攻他們首都的速度,像一顆釘子一樣,把德軍的兵力牢牢牽制在他們反攻的方向上。
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加上十個新組建的「炮灰師」,總計超過25萬兵力。雖然要想憑此完全擊敗德軍扭轉局面,可能性非常小。但要是用來吸引德軍的兵力,德軍無法集中精力拿下華沙,簡直是綽綽有餘!
曼施坦因這位《白色方案》的制定參與者很清楚,一旦戰事發展到那種局面,德軍閃擊波蘭的計劃就算是徹底落空了。即便德軍回過頭來吃掉了眼前的波蘭反擊部隊,也再無可能達成原定速戰速決的戰略目標。
於是,曼施坦因大膽的選擇了另一種選項,一種兵行險道的選擇!
即便第八集團軍第30師所在的防線發生了局部危機,甚至是很嚴重的危機,但是這對於作戰全局來說並不會產生大的阻礙。羅茲市原本就是德軍不戰而得,順手「撿來」的一座空城,在德軍大的戰略方向上並沒有任何戰略意義。現在即便讓波軍搶回去了,也沒有影響到德軍下一步的行動。
相反,波軍傾盡全力的這次反擊,反倒為南方集團軍群提供了一個取得重大勝利的機會。
在集合德軍自普魯士時期以來的全部智慧結晶的總參謀部待了這麼多年,曼施坦因又哪裡會看不出波軍這場戰術反擊的路線,無非就是一路往維斯瓦河方向上靠攏,好在之後沿維斯瓦河迎戰德軍可能派出的援軍罷了。
不過波蘭最高統帥部沒有想到的是,曼施坦因在與龍德施泰德這位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商議過後,直接提出了一份在當時看來,是德軍有史以來發起的最大的一次合圍作戰。
曼施坦因認為,既然波軍試圖往南方集團軍群的腹地里鑽,那南方集團軍群也正好可以反過來布置一個口袋,把波蘭最高統帥部好不容易集結的這支龐大兵力,一口氣給包圍進德軍的合圍圈內。
雖然這份計劃看起來比較冒險,但曼施坦因認為,具體實施起來卻是有著三點好處的:
第一,波軍為了儘快打通羅茲市,已經把他們的全部反擊部隊收斂集中在了一個很小的範圍內。這就是變相的替德軍縮小了需要鋪開的包圍圈範圍。
第二,波軍深入南方集團軍群腹地,又把主力以及炮兵都拉上了前沿,那麼在其末端部署的後衛力量一定不會太強。南方集團軍群可以利於原本被第30師要求用來穩固防線的裝甲部隊,一舉擊潰波軍薄弱的後衛部隊,從而封上包圍圈的口子。
第三,波軍一路反向進攻,打的越深入,他們在南方集團軍群的重圍中陷的就越深,南方集團軍群甚至不需要為了包圍波軍而對其兩翼發起突擊,因為他們已經闖進了德軍腹地,兩翼稍遠的位置上都有德軍部隊。這樣一來,包圍起來幾乎毫無壓力。
在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認真分析完曼施坦因的方案後,富有經驗的龍德施泰德司令只下達一句簡短的命令:「就照著這樣打!」。
而此時此刻,提出這項藉機包圍方案的曼施坦因,已經在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部內迎來了包括龍德施泰德在內,一幫老資歷將軍們的由衷
第一百七十五章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