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悲情,與英國的絕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當初英國人想方設法的給德國這個老對手在凡爾賽條約上放水,使德國在國聯的眼皮子底下建立了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黨衛軍。又在德國經濟困難的時候,及時的向德國提供了貸款,數目甚至遠遠大於德國的賠款數額。
從英國的所作所為中,很難看出這是一個曾經與法國並肩作戰的盟友。法國人民甚至都無法相信,之前還蹲在同一個戰壕的盟友,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翻臉。
說自私也好,說無恥也罷。作為英國政府,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自己國家的利益。
在上一次戰爭中,英國已經付出的夠多了!
英國為一戰的勝利付出了過分高昂的代價。超過110萬英國人和殖民地人民的犧牲,這是英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這一巨大的犧牲促使全英國上下反思一戰的價值。
參加一戰的英國,從戰前的債權國變為了戰後的債務國。國際金融中心從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的紐約,日不落帝國對殖民地的控制力更是大大減小。1919年開始的印度動亂和1920年的愛爾蘭獨立運動,甚至已經嚴重到干擾了英國軍事戰略的規劃。
一戰的另一個結果是,在日不落大英帝國衰弱的同時,使美國成為了美洲第一強國,使法國成為了歐陸第一強國。損兵折將,替別人做了嫁妝!這是英國人心頭揮之不去的悔恨。
巨大的傷亡加上對往昔輝煌的回憶,促使英國政府得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從前英國從來沒有如此大力度的介入歐洲戰事,即使是拿破崙戰爭也沒有!然而英國卻坐上了日不落帝國的寶座。
所以他們認為,英國應該回歸到從前那種依靠海峽和有限干預的「大陸均勢」政策中來,採取更加保守的安全戰略。
於是,剛剛與法蘭西共患難的英國,調轉頭來就成為了德意志的好朋友。坐視德國加強路上武裝,觀看法國魯爾慘敗,忽視甚至是縱容德國忽悠給法國的賠款。
英國絕情嗎?這樣的形容恐怕並不準確,至少英國政府對自己的國民非常負責。要說絕情,也只能說是對現在的法國絕情。
而此刻英國倫敦的一棟白色大樓里,一群議員正圍著一名小小的衛生部長交談想法。
這名看似職務不高的衛生部長,事實上卻是大英帝國保守黨的領袖張伯倫!
「張伯倫先生,法國最近將軍事重心轉移到修建馬其諾防線上。」一名微胖的高個子議員迎上去道:「這是法國政府放棄進攻思想的一種表現,我們或許可以適當減輕對法國的暗中壓制了。」
「沒錯,現在看來法國不會爭奪歐陸霸權,我們也沒必要餵養德國這條獵犬了。」已經身為國防部副部長的史密斯,也跟著闡述自己的看法。
接著,在場的英國高層們紛紛點頭附和。在他們看來,英國政府壯大德國陸軍,其目的就是防範法國當上歐陸霸主。既然法國人已經安分的修建防禦工事,那也就不必放鬆對德國的限制韁繩了。
然而被眾人看做領袖的張伯倫卻淡淡地道:「不,對德國的韁繩不能勒緊。」
為什麼!?幾乎在場的每一位高層眼中,都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目光。
沒有讓眾多高層等太久,張伯倫微微一笑道:「德國的陸軍人數,就算加上他們所謂的黨衛軍也不會超過30萬人。這點兵力連波蘭的三分之一都不足,更不可能牽制住法國。」
聽完張伯倫的話,許多議員若有所思的點頭。就算德國有進攻的想法,他們也拿不出相應的實力。
見沒人反對,張伯倫又接著總結道:「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大最強和最霸道的國家,英國總是參加不那麼強大的一方,同它們聯合起來,打敗和挫敗大陸上的軍事霸主,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所統治的那一個國家。」
遠交近攻,離強合弱,扶弱抑強。沒有任何感情,信仰,理念上的衝突。英國要的,只是讓歐洲大陸上的第一名,永遠處在被打壓的處境下。
「先生們,幫助德國,並不是因為兩國之間的友誼,甚至不是為了多拉攏一個盟友。我們的目標,僅僅為了避免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家獨大的狀況。哪怕這個最強大的國家,是與我們有著傳統友誼的法蘭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