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軍校不是教將領們如何作戰的!
在正式籌練軍校時,宋應奎覺得隨著軍隊規模的擴大,似乎有必要成立一個中樞指揮和參謀機構。
咱也沒正式在軍界混過,不知道正規的軍隊體系是如何架構的。只得憑藉零星的記憶和腦補來搭架子了。
軍中最有資歷的就兩個人,一個是三叔宋學良、一個是楊順安。考慮再三、將楊順安調到中樞做軍事方面的第一助手比較合適,三叔還是留到官營鎮,統領雲谷軍現在最大的外駐兵團為好。
「楊叔、我計劃設雲谷軍司令廳統管全軍一應事宜,往後所有軍令皆出自司令廳。由我親任雲谷軍總司令、楊叔你來任司令部常務副司令兼參謀處處長。司令廳暫設:參謀處、後勤處、軍械處、財務處四處。參謀處負責協助司令廳完成軍略謀劃、軍令通傳、全軍調度、人事舉用諸事。後勤處負責協助司令廳完成糧草儲備和分配調度、軍服等軍中日用品統配和採買、軍營和眷屬房舍規建、傷殘和陣亡士卒撫恤諸事。軍械處負責包括馬匹在內的一應軍械配發、校驗、定製以及維修保障事宜。財務處負責軍中財務統籌核算和支應包括軍餉在內的開支。
往後哪、城主府的營商、工廠事、以及兵工生產將與軍事剝離,單獨設制和運行。軍中所需由軍械處和後勤處與城主府相關負責人談妥價格、數量等事後,由財務處負責與城主府大庫進行核銷。」
將中樞機構的大致架子說清楚後,宋應奎繼續對楊說安說道:「楊副司令、你接下來緊要事有兩件、一件是將參謀處所要經官之事理順,第二件是儘快讓軍校正常運轉。參謀處這塊哪,暫時從軍中調幾個副中隊長聽用,再招幾個文員輔助,日常吏差由軍校的預備軍官兼之。對了、招的文員要轉為軍籍,以預備軍官的身份待之,所有事宜要嚴格按軍事標準要求。我雲谷軍中,沒有文人幕僚這一說,往後軍隊將校要文武兼備。」
「主公、咱們軍中的將校多是草莽出身,文武兼備是不是要求過高了?還有就是軍校運轉後,該從那兒找先生?要教些什麼?」楊順安對宋應奎要辦軍校的執念並不是很理解,在他看來自古的猛將不都是戰事中打出來的?哪有從學堂中教出猛將的。至於文武兼備,哪要求是不是也過高了一點。
「人家北項的將領都能識文斷字,咱們的軍將連北項人都不如嗎?所謂文武兼備,也不是要求將校們做文人,只需粗通文事,能處理日常公文不假手他人即可。至於說軍校的先生從那兒找、軍校中教什麼,這個簡單。
開校之後,本官親授軍略、楊副司令你授臨陣戰技和練兵之道,姜總管授地理和古今戰史、郭司長授後勤統籌,良副司令授火器應用之道。除了這些外、其它有專長的軍官也可來授自己擅長之事。軍校之中沒有誰是專門的先生,大家各取所長,互為師長。學員們在軍校不光是來學習的,亦是來授業和增進見識的。
同時哪他們還有個任務是共同參與制定出我軍第一部基本操典。將平時帶兵和作戰時的通用技巧和規範定出來。比如行軍時需要帶多少軍糧、平時如何出操、步兵要掌握什麼戰技、騎兵和火器兵要掌握什麼戰技、各軍種如何協同作戰、紮營時如何安排守衛、軍中信令如何通傳、日常訓練如何考核等等。而後司令部便依著操典來規範和考核各級軍將帶兵!
當然、這個操典剛開始的時候只能是試行版,要根據實行後的反饋逐步調整和完善。總之辦軍校、輪訓軍官的目的是為了讓我雲谷軍更為正規,真正成為有規可依、令行禁止的天下強軍。」軍校是幹什麼的?在宋應奎看來,它不應該只是承擔教學任務,更多的職能是交流和研究軍事知識,從而促進雲谷軍逐步進步。
楊順安聽完宋應奎的長篇大論,面露疑色,這好像與他固有的認知有衝突啊。「主公、用操典來統軍,是否太過死板?戰事瞬息萬變,狀況百出,怎可以一治之?」
「定操典的目的不是教軍將如何作戰,而是用規範化的要求,讓軍將在訓練和戰時不犯低級錯誤。操典要有粗有細,臨陣接敵的指揮和處置要粗,統兵練兵要細。咱得清楚一個事實,很多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