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酒徒作品研討會發言稿
創作,是一個從自發開始,到自覺結束的過程。但很多作家終其一生,都只處在自發創作的狀態,腦袋裡有什麼就寫什麼,市場需要什麼就寫什麼,不調研,不思考,最喜歡寫的就是命題作文。
這種狀態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只能說是各得其所。對處於自發創作狀態的作家來說,只能引導,啟發,但聽不聽,做不做,怎麼寫還是作家自己的自由,自然也不會有人也不應該有人非議。
到自覺創作境界的作家,往往有自己的價值主張和知識圖譜,所以會開始考慮「有意義」的問題。寫這個是為什麼,到底有什麼意義?有意義並非是要教育人,作家不要去教育人,作家是通過自己的筆去告訴這個世界,我的價值主張是什麼,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認為酒徒從一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已經在比較深刻的考慮「有意義」的問題了。
酒徒的第一部作品《秦》是個短篇小說,藉助秦帝國的君臣將相討論了幾個小話題,有點像魯迅《故事新編》的路數,語言詼諧,但整體來說只是個結構相當簡單的短篇,非要說有什麼文學價值,我覺得是捧殺了。
《明》是第二本小說,也是第一部長篇小說。在這部書里,酒徒才開始比較全面的闡發觀點。他用上百萬字的一整本小說做出了種種假設,討論了這些話題:
如果明朝沒有邊患會怎樣,會不是會開放一些?如果當年鄭和之後國家繼續支持航海,不在民間禁止海運會怎樣,會不會連美洲都是中國人發現的?如果明初的資本主義萌芽能像西方的資本主義一樣可以茁壯成長起來,中國會怎樣,會不會沒有那些被屠殺的慘劇?會不會沒有「膏藥旗」飄蕩在中國數十年之久,會不會連滿洲人入關的機會都沒有?
《明》的主角武安國在現代只是一個普通人,和酒徒一樣,穿越到明朝卻變成了一個聖人,成了一個推動歷史進程,救國救民的精神領袖。這說明什麼?說明酒徒骨子裡就認可現代文明,認可技術進步,認可民主社會。他自始至終的帶有強烈的民本思想和大國情懷,這就是他的價值主張。
《指南錄》裡反覆糾纏的就是文忠和文天祥兩個人的思想衝突,這個思想衝突是在一個人的腦袋裡完成的,遇到各種矛盾隨時就會爆發,所以開頭文天祥的部下都說他瘋了。一個是現代觀念,一個是古代觀念,分開來說兩邊都是比較正統、正確的觀點,但放在同一個時代,就會產生劇烈的衝突,有點像代溝,但其實是世界觀的不同形成的歷史觀、價值觀鴻溝。古代觀點說服不了現代人,因為成王敗寇,如果你是對的,那麼請用事實證明你的對的。
之前文天祥為什麼失敗?南宋有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元滅宋現在看起來是歷史的必然,但在這必然裡面是否有極強的偶然性因素?為什麼我們幾千年來漢奸的傳統一直存在,為什麼南宋小朝廷的太后降了,皇帝降了,丞相降了,文天祥不降,生死不顧的將士們不降?儒家講捨生取義,講道德文章,為什麼最後大部分儒生包括聖人後代、博學鴻儒都降了,沒有死節?這種對人性和文化傳統的拷問,沉痛而鮮血淋漓,直指內心。我看《指南錄》哭了好幾次,又憤又痛,但以古觀今,今天的人們是不是仍然這樣活著。是否會有另一次的南京大屠殺,是否仍然會有大量魚肉百姓橫行鄉里的漢奸,我相信一定還會有。
《指南錄》在價值主張上和《明》是一脈相承的,水平也很平均,進步的是敘事技巧。魂穿也是穿,所以《指南錄》是一本技術上有進步,整體水平卻沒有明顯提高的作品。
真正讓酒徒再上一層樓跨入更高境界的是《家園》,也就是《隋亂》。現在很多寫穿越小說的都嘗試寫歷史傳奇,但在2007年敢放下穿越積攢的大量人氣寫的人可不多,成名立萬的也只有酒徒一個。其實歷史傳奇小說早已有之,更早的就不說了,《胡雪岩》《張居正》,包括二月河的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都是歷史傳奇小說,《隋亂》在台灣出版的時候,還得到過二月河的力薦。那麼網絡寫手出身的酒徒他來寫歷史傳奇小說有什麼進步呢?我認為有四點值得注意:
首先是世界觀的進步。這個世界觀是什麼?不是以今非古,而是尋找人性的通性,尋找那些歷經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