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府衙的議事大廳內,曹**焦急的等待在那裡,過了許久,荀彧、曹洪才姍姍而來。
一進入大廳,荀彧、曹洪還沒來及參拜,曹**便事先擺手道:「不必多禮了,連夜將你們叫過來,是有重要事情要商議,我剛剛接到戰報,烏桓單于蹋頓,率領五萬鐵騎進攻幽州,已經攻破了漁陽城,曹真身受重傷,幽州軍無法阻擋,已經被烏桓鐵騎包圍在了薊城裡。除此之外,鮮卑人也寇掠并州,接連攻下了五原、雲中、定襄三郡,夏侯惇率軍守住了雁門關,將鮮卑人擋在了雁門關外。而南匈奴,也在蠢蠢欲動,似乎也有反叛的跡象。」
此話一出,荀彧、曹洪都為之一驚,此前他們就曾經擔心過此類問題會發生,沒想到今曰真的發生了。
袁紹雄踞河北之時,一直採取的都是懷柔政策,和鮮卑、烏桓的關係相處的也極為融洽,有時候,甚至會花錢僱傭烏桓、鮮卑的軍隊來替自己打仗。
在統一河北的進程中,公孫瓚成為了袁紹最具實力且頗具威脅的對手,所以,袁紹為了消滅公孫瓚,不惜花重金請鮮卑人、烏桓人在公孫瓚背後搔擾。
袁紹死後,河北易主,曹**發動政變,奪取了絕對的領導權,那麼那些鮮卑人、烏桓人就可能不太會買賬了。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曹**的威望不夠!
曾經雄踞兗州的霸主,在遭受呂布、張彥聯軍擊敗後,曹**率眾北渡,暫時依附了河北雙雄之一的袁紹,開始在袁紹那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北擊公孫瓚,西取并州,南征中原,他都積極的參與其中,但是,所獲得的功勞,不過是微乎其微,反而使得袁紹的聲望越來越高。
中原大戰之前,擁兵四十萬的袁紹,一度成為北方少數民族恐懼的對象,他們害怕袁紹進攻他們,便主動派人到鄴城進行聯絡,表示要友好相處。
中原大戰之後,袁紹不僅身敗名裂,連姓命也丟在了戰場上,曹**又秘密發動政變,殺了袁氏一脈,奪取了河北之主。
草原上的少數民族聽聞此事後,都有些蠢蠢欲動,但始終未敢對曹**下手。
可是,當張彥派出去的使者,分別找到烏桓、鮮卑、南匈奴的首領之後,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張彥是當朝的攝政王,他的一句話就是聖旨,敕封烏桓首領蹋頓為烏桓大單于,敕封鮮卑首領步度根為鮮卑大單于,敕封南匈奴首領呼廚泉為匈奴大單于,並分別賜予印綬、符令,並與其相約定,事成之後,會給予大量的金銀珠寶做為酬謝。
一時間,烏桓、鮮卑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動進攻,對曹**不宣而戰,蹋頓更是親自率領五萬鐵騎入寇幽州。。
其中,南匈奴大單于呼廚泉卻舉棋不定,因為懼怕曹**,而不敢公然發動叛變,只是在那裡靜觀其變。
荀彧曾經向曹**建議過安撫鮮卑、烏桓以及南匈奴的事情,但尚未得到答覆,鮮卑、烏桓的軍隊便已經打了過來,南匈奴也在蠢蠢欲動中。
「如果南匈奴也率軍反叛,那無疑是雪上加霜。文若,你一向足智多謀,可有什麼讓他們退兵的計策嗎?」曹**接著說道。
荀彧道:「啟稟主公,以屬下來看,南匈奴此時暫時不會做出反叛的舉動。南匈奴就居住在并州境內,與我軍是近鄰,況且昔曰主公曾經擊敗過南匈奴的單于於夫羅,於夫羅對主公甚是畏懼。此時雖然是呼廚泉當了單于,但呼廚泉是於夫羅的弟弟,應該知道他哥哥的擔心。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不能掉以輕心,當務之急,應該最先做三件事。第一,立刻派遣使者趕赴南匈奴,並送去大量的財物,以安撫其心。第二,並著令并州刺史夏侯惇加強西北的防線,派兵封鎖通往晉陽、上黨的道路。第三,讓夏侯惇死守雁門關,堅守不戰,絕對不讓讓鮮卑人攻克了雁門關。如今南匈奴正在坐山觀虎鬥,一旦雁門關被攻破,南匈奴絕對不會錯過這個大好的機會,肯定會發動叛變,派兵襲擊晉陽,分一杯羹。所以,南匈奴反不反,雁門關是關鍵……」
曹**聽後,覺得荀彧分析的十分有道理,連連點了點頭,說道:「嗯,文若,你繼續說!」
荀彧道:「雁門關易守難攻,夏侯將軍驍勇善戰,深諳兵法,身邊又有郭奉孝做為輔佐,鮮
320荀彧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