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城外,烏桓騎兵漫山遍野,十萬烏桓鐵騎,整齊的排列在薊城城外,遠遠望去,一眼望不到頭,綿延出好幾里遠。
蹋頓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眺望著面前的薊城,此時此刻,他早已經心猿意馬。
前次蹋頓被曹**擊退,更是敗的一塌糊塗,損兵折將不說,還弄得他十分狼狽。回到烏桓駐地後,蹋頓不甘心此次的大敗,於是號令全族,糾集了十萬鐵騎,再次捲土重來,想要一舉踏平薊城,徹底占領幽州。
「大單于,時間不早了,開始進攻吧!」難樓一直待在蹋頓的身邊,看了一眼天空,便對蹋頓說道。
難樓與蘇仆延上次也是死裡逃生,二人和蹋頓一樣,都是狼狽的逃走了,這次重新跟著蹋頓一起來到薊城城下,也都是滿心的憤怒,恨不得將薊城一口吞下。
蹋頓點了點頭,正要發號施令時,卻見南邊翩翩駛來一騎,手持符節,身著橙紅色軍裝,這身打扮,他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漢軍使者的獨有裝扮。
蹋頓糾集十萬大軍來攻打薊城的時候,還不知道曹**已經死了,等快到了薊城時,這才得知曹**已經被攝政王張彥殺死,這讓蹋頓更加有了進攻薊城的底氣。
看到漢軍使者到來,蹋頓心裡有了一絲竊喜,暗想道,難不成是攝政王派人來嘉獎自己的?
於是,蹋頓暫緩了進攻,而是帶著難樓、蘇仆延等人前去迎接漢軍使者。
誰知,漢軍使者和蹋頓一照面,便宣讀了攝政王張彥的命令,命令不是嘉獎蹋頓的,而是勒令蹋頓退兵的。
蹋頓聽後,頓時吃了一驚,加上使者態度堅定,口吻強硬,讓蹋頓心生反感。但是,蹋頓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問道:「攝政王也來了?」
使者點了點頭,說道:「攝政王片刻就會抵達薊城,你們若不速速退兵,就是在和攝政王為敵!」
正說話間,趙雲、張郃、高覽等人帶著騎兵紛紛殺到,蹋頓遠遠的看見領軍的是趙雲、張郃、高覽三人後,心理面登時咯噔了一下。
趙雲曾是公孫瓚部下首屈一指的大將,張郃、高覽也都是河北名將,蹋頓一直活躍在河北,也曾經和公孫瓚、袁紹都交戰過,軍前都見過面,對於這三個人的厲害,豈能不知?
而且,連之前打敗他的曹**也被攝政王打敗了,那就是說攝政王比曹**要強許多倍,這麼一比較,蹋頓的心裡就泛起了一絲嘀咕,自己掂量掂量了一下,決定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的時候。
攝政王此次前來,也不知道帶了多少兵馬,加上在薊城裡的數萬幽州軍,即便是蹋頓有十萬鐵騎,但這十萬人都是前來湊數的,其軍事實力跟之前他所率領的五萬鐵騎簡直不能同曰而語。
諸多考慮之後,蹋頓最後回復了使者,願意兵退十里。
蹋頓灰溜溜的調轉了馬頭,然後讓難樓、蘇仆延下令撤軍,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而來,卻灰溜溜的走了。
薊城上的幽州軍見到這一幕,都暗自感嘆。
等到攝政王張彥在閻柔、田豫、田疇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薊城城下之後,這才知道,那名使者是攝政王派來的。剛才那使者寥寥數言便斥退了蹋頓的十萬大軍,這在幽州軍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作用,讓他們認為,蹋頓也是害怕攝政王的!
張彥、趙雲、張郃、高覽等人在閻柔、田豫、田疇的帶領下進入了薊城,所帶來的漢軍卻並未進入城裡,而是留在了城外,在城外安營紮寨。
閻柔很是納悶,為什麼張彥不願意進城,張彥說蹋頓只是兵退十里,而且他也不太相信烏桓人,必須早做打算,在城外留下一軍,和城裡的人互為犄角,這樣一旦烏桓人攻過來,兩軍可以相互照應。另外,張彥也害怕軍隊進入薊城會給薊城內的軍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才選擇留在城外。
閻柔對於張彥的安排十分滿意,同時對張彥的縝密心思也十分佩服,自覺已經找到了明主。
其實,張彥只是在檯面上做做文章,而真正的幕後之人卻是賈詡。張彥向賈詡詢問如何才能夠儘快安撫幽州,賈詡只告訴了張彥一句話,攻心為上,讓幽州人自己治理幽州。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賈詡安排的,張彥只是照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