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鎮總兵楊國柱領十騎精銳被韃賊堵截在後,他隨機應變領眾人脫離大隊,徑往西面奔去。
所有的人都以為,楊國柱是審時度勢,見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才選擇了向西邊突圍,但其實另有隱情。
他率領麾下五百家丁親軍與多爾袞所部韃賊已激戰半日,無論眾將士或他們胯下戰馬,都未得休息,反觀韃賊,卻能倚仗人馬眾多之優勢,輪番出戰,交替歇息。
現今深陷韃賊重圍,幾番激戰,傷亡近半,卻仍不得解,且援軍又遲遲不見,人困馬乏之下,定必難於支持許久。
楊國柱心中雖然已經做好了沙場捐軀的準備,但卻不能不為麾下的將士們考慮,尤其是剛才奴酋多爾袞的話語,更進一步促成了他的這個想法。
就在剛才的一瞬間,楊國柱猛然想到,多爾袞其意多在自己,意圖勸降不成,必定還想將自己活捉生擒。
否則早就全力進攻,若真那樣,就算不能將自己所部兵馬盡殲於此,但至少此間戰事也早結束了。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判斷,楊國柱遂決定鋌而走險,以自己為誘餌,引清軍全力追擊自己,如此必定會減輕黃保忠那邊的壓力,或許他們那二百多將士還能突圍回去。
楊國柱所料不差,多爾袞其意確實是在他的身上,但楊國柱卻低估了多爾袞的謀略與狡詐。
直到此刻,望著前方丘陵上那三百餘韃賊精騎,他才深深體會到多爾袞的狡猾,但已別無選擇,此時此刻,也只能硬剛了。
正所謂:「將軍百戰身先死,沙場驅奴無歸期!」
「宣鎮威武,大明萬勝!」
楊國柱發出最後的怒吼,鼓舞著身邊的親軍將士們策馬當先沖向那三百虜騎。
「威武萬勝」
雖然加上楊國柱也才只有堪堪十一騎,卻也吼出了氣勢,他們就猶如十一隻能吃人的老虎猛獸般,沖向了韃賊。
與此同時,在遠處的山嶺上,郭英賢也看到了楊國柱所部兵馬,正策騎急奔趕來與他相匯合,只不過,楊國柱此時卻還不知道罷了。
即使以十一騎對沖滿洲正白旗清軍三百精騎,楊國柱與眾家丁們的臉上也沒有絲毫懼色,他們目光堅毅,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兇猛。
楊國柱的虎槍早已掛回到德勝溝上,此刻,他右手握著弓箭,正以左手提韁控馬快步迎著那三百清騎而去。
他身旁譚震林和另外四名騎士擎著三眼銃,此外,還有三名騎士也握弓持箭,餘下兩人則是長刀和狼牙棒在手。
他們十一人結成緊密的一列騎陣,楊國柱居中,左右各有五名騎士,就算明知此去註定九死一生,卻無一人退宿。
而對面的正白旗清軍卻散得很開,三百虜騎各自散開成一個大大的扇形,他們兩翼各有一百左右的騎兵,已經提前加速急奔,就像兩隻長長的觸手一般,要將楊國柱等人兜圍在其中。
清軍虜騎似乎並不急切,他們正面的騎士只是慢步而進,在楊國柱的正對面也是約一百清軍騎兵,他們互相交錯成兩列橫排,半數以上都是張弓搭箭,策在戰馬上瞄著楊國柱等人。
眼看雙方越來越近,楊國柱大喝:「加速,變襲步,正前方韃賊,殺!」
「殺」
眾人發一聲齊喝,便疾沖而上。
譚震林有心保護楊國柱,他在此之前就已開始加速,如今明顯超過楊國柱一個馬頭,沖在最前。
「嗖…嗖嗖嗖」
箭矢飛射,「叮…叮叮…」之聲四起,他們都穿著鐵製盔甲,即使被箭矢射中,只要不在眼耳口鼻等要害之處,大多不會致命,甚至都不會影響戰鬥。
比如,南宋名將楊再興,當年憑一桿鐵槍,率領三百岳家軍將士在小商橋大戰金兵十二萬,奮力殺死二千餘名金兵,更陣前刺殺萬戶長撒八孛堇,其餘千戶長、百戶長一百餘人。
而其時金兵箭來如雨,楊再興的身上每中一枝敵箭,便隨手摺斷箭杆再戰,最後因戰馬陷於小商河泥中,這才力戰殉國。
此戰後,金兵找尋到楊再興的屍身,經焚燒後,竟然燒出鐵箭頭足足二升有餘,可見其中箭之多。
由此可見
第一百零六章:將軍百戰,沙場驅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