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娛樂電影行業,自從97年以後,就徹底陷入了低谷。
原因自然是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們自己沒有什麼作為,不但無法提高,還連原本的水準都維持不了,所以只能迎來衰敗。
就算偶爾有幾部佳片出來,那也阻止不了衰敗大勢。
就是以前那些風靡全國的電視劇,現在也根本抵不過內地的電視劇。
對此,香港的電視電影人們,都覺得是人們的要求太苛刻了,卻渾然沒想到自己到底還有沒有花心思在電影上面。
作為電視電影人,不但不去迎合觀眾的口味,還非要讓觀眾來迎合他們的想法,這樣的電視電影不仆街,還真的沒有天理。
當然了,這一世有些不一樣的是,無線這邊的電視劇,在馮可欣入主之後,就驀的換了一個樣子,許多部經典的電視劇陸續的出台,不但重新讓師奶們喜歡,還因為打通了粵東衛視的門路,在粵東也獲得了非常高的收視率。
有了粵東這麼差不多一億人的市場支撐,無線tvb一下子就活了過來。
連帶著電視明星們比起電影明星們更加受歡迎,獲得的收入也是比電影人高許多。
比如現在tvb的一姐陳曼曼,前段時間拍的一部古裝劇直接破了38的收視率,這種連帶著粵東那邊一起計算的收視率,可算是非常高了,所以她一口氣得到的片酬和分紅就有900萬,然後還接了3個廣告,然後她年初的時候還有一部都市劇收視率也不錯,加起來今年她的總收入突破了1800萬,絕對相當於一線男影星的價碼了。
問題是拍電影其實很辛苦的,陳曼曼拍電視劇總共花費時間也不過5個月,剩下的時間她都可以自.由安排,最多也就是廣告和一些商業活動需要時間,於是她有大把的時間去休息,到處旅遊逛逛、多陪陪父母等等,日子不知道有多麼的愜意。
另外就算是二三線的電視明星,在tvb的收入比起以前來,也是翻了兩三倍,普普通通就有三五百萬的年收入,這就讓他們心裡很是安穩,拍戲起來也認真了。
相比之下,那些電影明星就不怎麼樣了。
一線的明星還好,他們的粉絲們現在正是20歲到40歲的群體,可以支撐他們在內地商演、廣告什麼的,也能一年掙個兩三千萬的。
但二三線的明星卻要差了很多,一來他們並不是那麼有知名度,二來內地的二三線明星也多了去了,在港台明星的光環褪去之後,當然是要照顧自己人囉。
比如說奇異果、寶娛等等公司,通常能用自己人就用自己人,只要劇本好、導演合適,那就用不著為別人做嫁妝。
曾偉是香港曾經的一線明星,個子雖然不高,但他的人脈非常廣,最近十來年不怎麼演電影了,但靠著廣告和做主持人,仍舊有不錯的收入。
可是他的家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還有幾個外室,一年開銷至少都是500萬以上,最近隨著兒女們的長大,這筆開支還在不斷的增長著。
他想過去內地撈金,可他畢竟不是四大天王那樣顏值高的偶像派,外加他這些年的確是淡出演藝圈,和內地電影人都沒有什麼交情,人家一般也不找他。
不過今年,他卻找到了一個在內地出名的機會。
那就是去主持小鳥網的網絡春晚。
他連續兩年看了小鳥網的12場網絡春晚,發現這裡面的節目非常不錯,但找的主持人卻沒有那麼的專業,準確的說是放不開,大大的降低了網絡春晚的效果。
要是中.央電視台的春晚,那要求是很嚴格的,不允許他這種粗獷甚至帶著一點市井趣味的主持風格,但網絡春晚本來就是大眾的平台,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而且曾偉相信,有了自己的主持,肯定會在年輕人心目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只要在年輕人心中有了名氣,然後再通過微.博的一陣推廣,他曾偉不一定不能再次站在事業的巔峰。
以華國現在的市場容量來看,有了名氣的他,隨隨便便的主持幾檔節目,增加幾個廣告代言,一年的收入就能增加3000萬以上,這可絕對是一筆大財富啊。
現在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怎麼打開這個門檻。
按理說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