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豆腐在雞湯中翻滾,徐拙有些詫異的看著老爺子問道:「爺爺,這不就是跟平橋豆腐的做法一模一樣嘛,哪裡是你創新的?」
老爺子笑笑:「接下來全都是我創新的。」
為了證明自己沒說大話,老爺子主動下手開始做。
首先用熱油滑鍋,然後放一塊豬油進去。
豬油化開後,下入蔥片爆香,接著下入香菇片,香菇的香味兒飄出來之後下入午餐肉片。
徐拙呆呆的看著老爺子操作,這一步確實跟平橋豆腐不一樣,因為平橋豆腐沒有任何爆炒的步驟,哪怕爆香也是從溫油小火進行的。
正宗的平橋豆腐,講究的是溫和。
從開始到結束,這道湯最大的特點就是溫和。
哪怕做好之後,也會在豆腐羹上面淋上明油,鎖住豆腐的熱量,導致這道菜看起來根本不冒煙,比較溫和。
但是其實這道菜的溫度非常高,吃的時候一不注意就會被燙到嘴。
所以這道菜有「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的說法。
而現在老爺子做的,是典型的魯菜菜式。
先爆炒,把配料的香味兒徹底爆出來。
然後加入豬骨高湯。
正宗的平橋豆腐用的是雞湯和鯽魚腦提鮮。
之前老爺子說熬雞湯,徐拙還以為是為了做平橋豆腐用。
結果沒想到雞湯只是用來給豆腐片二次焯水用的。
現在他把豬骨高湯往裡面一加,這道菜的風格就結結實實的變成了魯菜風味。
因為淮揚菜用豬骨高湯的很少。
哪怕為了提味,淮揚菜也更喜歡用火腿肉,而不是豬骨湯。
等鍋里的湯水滾開之後,老爺子開始調味兒。
做豆腐菜,一般都是先調味兒再放入豆腐,這樣做是避免豆腐被攪碎。
調味很簡單,一勺白糖,兩勺鹽,一勺胡椒粉。
接著老爺子把豆腐片從雞湯中撈出來,稍微控控水之後,便倒入了高湯內。
豆腐倒進去之後就把火關小,讓鍋里的高湯慢慢煨著豆腐。
「打兩個雞蛋,徹底攪開。」
老爺子吩咐徐拙之後,開始弄芡水。
這種豆腐湯不能太粘稠,所以薄芡就足夠了。
雞蛋攪散後,老爺子一手端著雞蛋的碗,順著鍋邊開始往鍋里淋蛋液。
一圈一圈的,完全不重複。
蛋液進入湯中之後會迅速散開,形成完美的雞蛋絮。
蛋液剛剛倒完,老爺子就緊接著把他攪好的薄芡淋進去。
用勺子的背面在湯的上方輕輕攪動一下,讓鍋里的芡水和湯汁徹底融合在一起。
然後關火出鍋。
這份魯蘇雜交的豆腐雞蛋湯就做好了。
老爺子端著鍋,把豆腐湯倒進湯盆中,再撒上一把香菜,大功告成。
這道菜前半部分跟淮揚菜中的平橋豆腐做法完全一樣。
但是後半部分,卻是典型的魯菜做法。
徐拙拿著一個小碗,給自己盛了一碗豆腐湯,舀了一勺放在嘴邊吹了吹,小心吸溜進嘴裡。
香味兒頓時在口腔中瀰漫開來。
這裡面有豆腐的香味兒,也有豬油的香味兒,還有豬骨高湯的香味兒,仔細嚼一下豆腐,雞湯的鮮美又湧現了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香菜的香味兒,香菇的香味兒以及午餐肉的香味兒。
這麼多香味兒融合在一起,讓徐拙當即沉醉其中。
於培庸真沒說錯,老爺子在做菜方面的天賦,真夠牛的。
只是在人家廚房看了幾次平橋豆腐的做法,就根據這道菜的特性,創造性的改成了魯菜風味兒。
這種濃郁香味兒的豆腐湯,和以清淡著稱的平橋豆腐相比,味道確實大相徑庭。
菜品魔改的例子徐拙不是沒見過。
不過大部分都會被改的不倫不類的。
比如那種低熱量熱乾麵,就是菜品魔改的典型代表。
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