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邊的徐拙徹底懵逼了。
他知道於可可家有錢。
這丫頭自己也說過家裡有個酒樓。
他以為是個跟徐家酒樓差不多的規模。
卻怎麼都沒想到。
於可可口中那個生意還行的酒樓,居然是揚州第一樓。
這座承建於清朝初期的酒樓,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淮揚菜的標杆。
所有旅遊攻略中,都會把來第一樓吃飯列為揚州行的重中之重。
而且不光國人喜歡,連老外都趨之若鶩。
想在第一樓吃飯,有時候提前一星期都訂不到位置。
去年徐老闆去那邊旅遊時候,就因為訂不上位置而抱憾離開。
這麼一座高端酒樓的繼承人,居然跑林平市來學醫?
徐拙完全不懂於可可的操作。
或許這就是大佬吧。
窮人理解不了有錢人的思維模式。
不想學廚藝可以去讀個工商管理或者金融啊。
以後走管理路線,當個老闆每天數錢就行了。
結果任性的報個醫學專業,而且還是五年制的。
怪不得這丫頭說報完志願她爹一星期沒搭理她呢。
這要擱徐家……
等等!
自己好像當時學的是it來著。
貌似也跟廚藝不搭邊……
徐老闆這會兒才意識到。
好像也挺任性的。
「丫頭,於培秋是於培庸的親姐姐,你說咱們是不是親戚?這世界可真小,我都躲在這裡了,居然還能碰到於家的人……」
孫立松看著於可可,感慨連連。
不過於可可這會兒卻陷入了糾結中。
「我爺爺的親姐姐,我應該喊姑奶奶,孫爺爺,那我該喊你什麼呢?」
徐拙也有點搞不懂親戚間的稱呼。
姑老爺?姑爺爺?
不過他並沒有糾結太多這個問題。
而是好奇當時既然於培秋生病了,孫立松為什麼不去於家求助呢?
八十年代於培庸應該還是國宴主廚呢。
並不缺錢。
而且那會兒揚州第一樓的名氣已經打開。
去秦淮地區旅遊是那個時期有錢人出遊的首選。
第一樓的生意絕對不會太差。
於培秋生病的話,於家怎麼也不會坐視不管。
這裡面,貌似還有其他故事呢。
果然,在徐拙問出來之後,孫立松苦笑起來。
「我和培秋雖然一直生活在揚州城,但是卻跟於家沒有任何往來,因為培秋跟我私奔,於家已經不認這個閨女了……」
於可可這下不幹了:「我爺爺怎麼會這樣?我現在就打電話訓他……」
這小丫頭,還真有股子胳膊肘往外拐的秉性。
孫立松沖她擺擺手:「跟培庸沒關係,我倆私奔的時候,培庸還是個小孩子呢。我們去過很多地方討生活,八十年代才重新回到揚州城,那時候培庸已經接替他父親去京城工作了。」
一個是烹飪世家,家裡不僅有高檔酒樓,還有國宴主廚加持。
而另一個是做醬菜出身,家裡一貧如洗,連像樣的彩禮都拿不出來。
這種婚姻,自然得不到女方家人的祝福了。
為了能討生活,孫立松做了能做的一切。
醬菜賣不出去,就去做力工。
碼頭搬運、工地搬磚,甚至打掃廁所。
只要給錢,什麼髒活累活他都做。
這麼拼命努力,只為了能讓於培秋有一天能揚眉吐氣的回到於家。
結果在兩人的生活剛有起色的時候,於培秋卻得了白血病。
那個年代,白血病根本無藥可治。
為了不拖孫立松的後腿,於培秋選擇了投河自盡。
從那以後,孫立松就背井離鄉來到林平市,一呆就是三十年。
於可可恨得牙痒痒,這種豪門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