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哐當哐當的行駛在錫蘭島上,火車頭還拖著不斷冒著的白煙,而羅志學則是在坐在專列最後方的裝甲車廂內,通過小玻璃窗看著外頭的山野。讀爸爸 www.dubaba.cc
錫蘭島的山野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只是植物和本土的植物不一樣。
但是火車沿途經過的一些城鎮則是看起來和本土的地方沒什麼差別了。
大楚帝國經營錫蘭島多年,在這裡建立了大量的移民定居點,其中的一些定居點則是因為交通位置比較好或有特殊的礦產之類的逐步發展成為城鎮,最後成為府城,縣城。
只是這些城鎮整體看起來,其中最為典型的特徵大概就是樓房比較低矮,不過這並不是錫蘭島上的城鎮發展的不行,而是因為錫蘭島作為海外領地,雖然有兩三百萬人口但是對於整個錫蘭島而言,依舊顯得地廣人稀。
再加上諸多內陸城市要麼資源城市,要麼是尋常的人口聚集地,對城市土地也沒有太大的需求。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寸金寸土的情況,人們自然不會花費大價錢去建造高樓……沒那必要,隔壁就是大片的待用荒地,直接修三四層的普通建築就行了,犯不著修建成本高出很多倍的高層建築啊。
雖然建築都不高,兩三層建築是主流,少有四五層的建築,但是該有的東西基本也都有。
主幹道很多都是水泥路面,街道兩側都有煤氣燈,還能看見掛著電線的電報線,一些高檔的商業建築里還能看見電燈。
這也得益於大楚帝國過去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最近十年的電氣化發展。
過去的四十年來,大楚帝國的技術進步是非常迅速的,不說一年一個變化,但是三五年下來卻是會出現巨大的技術變化了。
這也不是說什麼楚國人更聰明,更勤勞……純粹是在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大楚帝國順利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的變化是非常龐大的。
這一點,也體現在原時空十九世紀後半段之中。
原時空十九世紀的後半段里,技術革新可以說是非常迅速的,以交通動力為例子,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蒸汽機還處於最早期的高壓蒸汽機階段,屬於勉強可以作為火車動力,船隻動力使用。
但是等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蒸汽機就變成了三脹式蒸汽機了,動力提升的非常恐怖,已經能夠推動兩三萬噸的龐大船隻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蒸汽輪機就已經出現並開始實際應用,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的船隻在1894年就下水了,再往後,軍艦發展就陸續進入了蒸汽輪機的時代……蒸汽輪機在大型軍艦上一直使用到二十一世紀,美國人最新式的福特航母,都還在用蒸汽輪機呢……只是燒水的燃煤鍋爐變成了核反應堆而已。
核反應堆加蒸汽輪機,這是二十一世紀第一強國超級軍艦的首選動力,而燃油鍋爐加蒸汽輪機,則是第二強國大型軍艦的首選動力。
其次在民用領域裡,比如火力發電站里,蒸汽輪機依舊是唯一可行的火力發電方式。
而蒸汽輪機,其實也是屬於蒸汽機的變種……本質原理其實都一樣:燒開水!
而直到二十一世紀,人類依舊沒有找到比燒開水更有效率的能量轉化方式!
大楚帝國在燒開水這一領域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不小的成果,三脹四缸蒸汽機已經非常成熟了,廣泛使用在軍艦以及民用船隻領域裡……同時也使用在目前初步發展起來的電氣行業里:發電。
同時十九世紀後半段的動力發展,也不僅僅只有蒸汽機這一動力模式的發展,還有內燃機!
工業用煤氣機,汽油機和柴油機都是在十九世紀後半段里陸續被發明並投入實際使用。
在原時空如此,在大楚帝國這邊也差不多。
因為很多東西能不能搞出來,其實靠的不是什麼設計師的靈機一動,然後想出來了什麼巧妙的設計,而是基礎技術到了一定程度後,順理成章出現的東西。
比如大楚帝國搞內燃機……三十年代就開始搞了,但是也沒什麼進展,只弄出來個煤氣機,還走錯了路子。
但是進入四十年代後內燃機發展就無比迅速,很快就弄出來了汽油機,甚至柴油機。
為什麼?
因為三十年代末,大楚帝國開始發展石油工業,然後提煉出來了汽油和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