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色彩調和,布景道具優良,動作設計完美,文戲稍顯不足,但在程龍的電影裡,仍舊能排在前二,個人認為僅次於《龍的心》。」
「劇情不拖沓,笑點和爽點密布,動作戲與以往的程龍風格不同,但一樣好看,只能說一句,不愧是董熹。」
「程龍寶刀不老,董熹正值壯年,我最喜歡的導演和演員,擦出了一場完美的火花!」
總體來說,《葉問:一代宗師》的口碑還算不錯,大部分觀眾沒有糾結於不似傳統成龍電影的那種搞笑風格,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是董熹的電影。
做為系列的第一部,在業界和外界極高的期待和關注下,取得這樣的成績,也算是為下部電影奠定基礎。
《葉問》系列第二部電影,董熹開拍前就確定不會指導,所以在系列第一部,他就需要對主角的風格,進行統一的塑造。
不同的導演,對電影風格的影響巨大,就算是同一個系列,導演不同拍出來的風格也各異,有人能拍成喜劇,有人就能拍成恐怖片……
但董熹沒打算去限制下部導演的風格,因為這樣流水線產品,不是他追求的。
雖然電影的風格不會去限制,但主角的塑造必須從頭到尾保持一致,類似於《第一滴血》裡的蘭博。
不管換成那個導演來拍,主角葉問的人設必須是武力高強,沉穩謙遜。
這是董熹唯一的要求。
在一片好評中,也零星夾雜著幾個類似於:「抗日詠春拳?董熹越來越會舔了。」
不過還沒等熹子宣發組有所動作,網友就直接回懟過去。
「抗日怎麼了?陳真算不算抗日,怎麼這個題材不能拍嗎?」
做為系列首集,董熹把葉問這角色刻畫得很完善,武術高強卻低調內斂。
剛開始或許劇情稍有平澹,從廖師傅登門與葉問切磋到金山找踢館,都是一個勁亮相中國功夫,和傳統功夫片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整部電影都是這種,那麼只能算中規中矩,撐死了吹個功夫片復興。
但接下來董熹的處理很好,劇情走入侵華戰爭,年代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當武術沒落,葉問一家的大宅被日軍侵占,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街區,面對艱苦生活,這才使電影有了色彩。
最廣為人知的,便是葉問一個打十個的經典之戰。
看著國家受到侵略,自己的同胞被人打死,葉問站了出來。
這不只單單是一場看得很過癮的打戲。
在日軍眼裡我國人民是懦弱低賤的,不管有沒有因為打贏得到米,始終國人也只是「為了一袋米進行一段雜技表演」。
葉問挺身而出,他不單單憑著一己之力打贏了十個人。當三浦將軍賞賜給他十袋米,他卻只是默默撿起,沾滿留有親朋好友血的那一袋米。
這一刻,足以算得上影史經典。
而整部電影也從傳統的功夫片,躋身為能引起民族認同感的旋律片。
這種類型的電影,哪一部不是萬人空巷,從《精武門》到未來的《戰狼》,都成就了一個動作巨星。
當然,在拍《葉問》之前,程龍已經是名聲斐然的動作巨星了。
這部電影對他而言,是轉型,是從滑稽可愛的打星,變成沉穩內斂的宗師。
以他年過半百的歲數,也應該如此,再讓他維持搞笑路線,從三四層樓的高度往下「pia」的砸下去。
那真有可能嗩吶一響,全球吃席……
而隨著網絡的普及,電影的宣發成本,也在大幅度的下降。
以往傳統平台那種收費標準,已經被網絡平台內卷到極致。
可以說一部口碑優秀的電影,在「自來水」的加持下,很容易取得好票房。
但想要出圈,還是要在宣發上做文章。
就拿《無極》舉例,口碑差的創造歷史,在網上更是人人喊爛,但止不住人家宣發給勁,依舊拿下過億票房。
《無極》收不回成本,其實並不是電影太爛,也不是競爭對手太強,而是得罪了不應該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