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臨高啟明 > 第二百一十五節 路見不平

第二百一十五節 路見不平

    「嬸子,附近可有墟市購買蠶紙?」

    「有的,九江大墟便有,蠶紙鋪一般在墟市租有鋪面,也有些制種家肩挑背扛,或獨泛小舟,穿梭在鄉里的小墟市間,就地擺攤出賣。」

    「哦,每造買多少蠶紙合適?」

    「這要看你家桑地的桑葉有多少,不過一般會多定蠶紙,早前蠶蟻所費桑葉不多,若是無利可圖,多餘的蠶可棄去,若是求購生絲者多,則可去桑市購買桑葉,不必拘泥於自家的桑地,再者,若遇上水患或是病害,多定蠶紙不至於顆粒無收。」

    問過蠶種的事情,趙和寧起身道:「嬸子,方便看看你家的蠶嗎?」

    黃氏也連忙起身,道:「無妨無妨,只是寒舍鄙陋,恐礙了妹子的眼。」

    「嬸子哪裡的話,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

    掀開門帘布,趙和寧發現蠶室的布置與與江南差異很大,泥牆上開有小窗,牆角開有小孔,看起來是為了通風,但都蓋上了厚紙麻布,應該是防止蠅蟲。蠶室最忌高溫潮濕,茅草屋頂有助於通風,泥牆可擋濕氣,但地板卻是直接接觸桑基的泥土,雨季之時,水氣容易侵襲。

    「嬸子,為什麼不單獨建蠶室呢?」趙和寧忍不住問起來。

    黃氏面露難色,道:「妹子說笑了,家中困頓,實在無力另建蠶室。」

    趙和寧搖搖頭,人蠶共處一室,嘈雜的環境,過盛的人氣,污穢的空間都不利於蠶的生長,隨即說道:「嬸子不要嫌我多嘴,我也見過別人家養蠶,人蠶共處一室蠶兒容易生病,還是想想辦法單獨建一間蠶室為好。」

    「妹子說的是,我也有打算,再多養幾造攢些錢,便僱人蓋一間茅草屋。」

    「嬸子,這一造蠶何時『上山』啊?」

    「妹子說的『上山』是何意?」

    「就是結繭。」江南地區將蠶上箔結繭稱為「上山」,顯然黃氏不知。

    「哦,明日便是三眠了,只需一日,再三日後還有一眠,稱為『大眠』,也是一日。大眠過後四五日,蠶就結繭,本地喚做『上箔』。」

    趙和寧對兩地的差異比較感興趣,問道:「能看一下你家的蠶箔嗎?」

    黃氏便帶趙和寧去了另一間屋子,牆角堆著一堆長方形的竹製品,就是蠶箔。蠶箔長約三尺二寸,竹片組成了游泳池泳道一般的骨架,骨架上則是削薄的竹片曲成一寸長、半寸闊的橢圓形,形成了一個個方便蠶吐絲結繭的小空格,與江南地區常用的「草龍」區別明顯。

    趙和寧問:「你們的蠶箔和江南區別很大,可有什麼講究?」

    「原來妹子是江南人士,怪不得……」黃氏道,「九江氣候潮濕悶熱,這樣的蠶箔易於通風排濕。上箔之前要用火烤蠶箔,燒掉上一造抽繭後剩餘的蠶絲。上箔一二日之後,便要『焙繭』,蠶箔對立如人字,鋪開約二十張,都用草蓆、厚紙牢牢包圍,上角開出小孔,方便水氣透出。每八張蠶箔中間,放上火盆,約焙一個半時辰,要把蠶箔上下反轉,再焙一次。如此蠶蛹都已焙死,才能放心取下干繭。」

    趙和寧道:「想必這是因為本地氣候潮濕,焙繭才能防止蠶繭霉爛。」當然除此之外,焙繭還能殺死蠶蛹及附生於蠶蛹上的蠅蚋之類的寄生蟲,使蠶繭固定於上箔時的狀態,利於繅絲。


    「妹子聰慧,一點就通。」黃氏夸道,「只是焙繭需多耗費些銀錢。」

    「哦,要多少銀錢?」

    「每箔六張,耗炭三斤,約耗銀兩分。」

    這點銀子趙和寧覺得不算什麼,但對於貧困的農戶而言,多一厘也是錢。趙和寧沒有糾結這件事情,又問:「收了蠶繭是自己繅絲嗎?」

    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當年趙引弓在杭州辦繅絲廠的時候就遇到了蠶繭收購的難題,蠶戶辛辛苦苦的養了蠶,多半是不願意就此賣掉蠶繭的,這樣獲利太低。在中古的農業社會裡,勞動力的價值是很低的,用大量的勞動力換取微不足道的現金收益是很常見的現象。江浙的養蠶戶普遍都是自己做絲髮賣,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農村副業勞動。

    加上中間還有一個「絲繭行會」壟斷了少量直接發賣的蠶繭,趙引弓也無法向農戶直接收購蠶繭,只能向絲繭行購買。考慮再三,趙引弓決定還是從頭做起。直接從產地來控制蠶繭的生產。確切的說,就是類似雷州農合一樣的小生產者合作社的模式。

    「確實是自己繅絲,」黃氏有些好奇,問:「江南還有人直接賣掉蠶繭?這可太不划算了,再說我們這兒也沒人收購蠶繭。」

    繭市是機器繅絲業的產物,沒有繅絲廠的海量需求,就不會形成繭市。繭市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地方,是把繅絲業從蠶桑業中分離出來,趙和寧心想,看來本地的蠶業不如江南發達,零星的蠶繭都沒人收,這是社會分工不夠精細的表現。

    「生絲售賣可好?」趙和寧又問。

    「還可以,都是本地絲坊和商販買去了。」

    趙和寧頗為奇怪,道:「自從澳洲人來後,弗朗機商人日多,通洋貿易一年勝過一年,生絲銷量沒有大增?」

    「確實沒有,如往常一樣。」

    趙和寧問:「不是說『廣之線紗與牛郎綢、五絲、八絲、雲緞、光緞皆為嶺外京華、東西二洋所貴?』有人做竹枝詞云: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濠畔坊。」

    黃氏一介鄉下農婦,最遠的去處就是九江大墟市,自然不知道其中原委,只道不知。

    趙和寧便換了話題方向,問:「生絲是在絲市交易嗎?」

    黃氏道:「這是自然。」

    隨即黃氏又介紹了絲市的情況,九江目前尚未形成專業性的絲墟,與桑市類似,絲市可能是小至一兩間店鋪的場所,大多建立在已有的墟市中。絲市一般只是提供一個買賣雙方會合議價的場所,同樣設置公秤,向買賣雙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本地桑市、絲市都提供借貸,月息約2%。一旦小農遇到天災人禍,現金不足以維持再生產,就不得不投向高利貸。

    見黃氏母子生活困頓,趙和寧忍不住問:「都說家有十畝之地,以桑養蠶,可充八口之食。你們為何過得如此清貧?」

    黃氏長嘆一口氣,面有愁容,卻不言語。

    關宗寶見母親不說話,解釋道:「我家中還有個藥罐子,常年服藥,終日不事勞作,又酗酒抽菸,多年積蓄早已揮霍一空。若不節儉,我母子二人早已淪為奴僕。」

    一旁的樂子仁對本地情況比較熟悉,也對趙和寧解釋道:「九江以魚桑蠶絲為大,即使是鄉紳士族也不會放棄經營。從春季到冬季,不用擔心沒有事做。有資本的話,魚蠶之利



  
吹牛者推薦: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隨機推薦:  星際悠閒生活  大器宗  腹黑妖夫:後院起火了  雷武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臨高啟明"
360搜"臨高啟明"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