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舉漢 > 第542章 出兵

第542章 出兵

    第542章 出兵

    諸葛亮的密信,僅僅只用了六七天時間就擺上了劉景的奏案。

    劉景近來心情頗有些浮躁,蓋因他接到北方密報,曹操於近期再度領軍北上,討伐袁尚。

    自袁紹死後,不到兩年間,曹操已是四征河北,而這也將是最後一次,今年之內,曹操就會徹底擊敗袁尚,攻取鄴城,曹操統一北方之日,已是為期不遠。

    劉景看罷諸葛亮的親筆手書,立時轉憂為喜,作為後世之人,他很清楚歷史上孫翊正是死於親信之手,結合媯覽、戴員等人的過往經歷,十有八九便是他們所為,因此不虞有詐,劉景在象徵性地徵求了手下謀士的意見後,便即密令諸葛亮發兵丹陽。

    古來謀事,速則乘機,遲則生變,劉景此刻遠在荊州,欲聚眾赴討,非數十日不能至,耗時越久,密謀暴露的風險就越大。

    且劉景割宰南土,竟有萬里,天下矚目,一旦興師動眾,必為敵人所察,徒增變數,倒不如讓諸葛亮先行出兵,為其前驅,劉景將荊州之眾,自為後援。

    孫權乃是劉景爭霸道路上,必須剷除的對手,去年奪取豫章、廬陵二郡後,劉景將大部分兵馬都留在豫章,以為後圖,諸葛亮有足夠的兵力可供驅使。

    是日,劉景招族兄劉宗密議,不久,劉宗僅帶十餘部曲親信出襄陽,星夜兼程,趕赴柴桑。

    最終劉宗和諸葛亮的水步大軍,幾乎前後腳到達柴桑,由此可知劉景之果決,劉宗之神速。

    諸葛亮見劉宗風塵僕僕趕到柴桑,哪還不知劉景心意,對劉宗道:「江東地多水澤,吳人自幼善識水性,以船作馬,是以吳人步戰為下,而水戰為上。

    去年我軍自陸路進攻豫章、廬陵,所過之處,無不克捷,惟水上未能奏凱,事後將軍屢嘆,若用君為將,必可破吳舟師。」

    劉宗聞言心中大悅,自矜地點了點頭,言道:「周公瑾,江淮之傑,素有聲聞,將軍亦對其讚賞有加,稱其用兵之能,雄冠江表,比於(韓)信、(英)布,非徒有虛譽之輩,確實不是文繡(劉祝)能夠應對得了。」

    劉宗對周瑜評價極高,認為劉祝非其對手,不過他自己卻表現得信心十足。


    莫說周瑜只是比於韓信、英布,就算二者復生,劉宗亦無懼哉。

    劉景曾有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劉宗對此深以為然。

    諸葛亮莞爾笑道:「周公瑾固然是當世奇才,君亦萬人之英,足相敵也。」

    劉宗雖為人自負,但也確實有大將之才,由其統領水軍,諸葛亮將如虎添翼。

    劉宗倒也沒有被諸葛亮誇得忘乎所以,而忽略主次之分,肅容道:「來時將軍曾有告語,江東之事,悉決於軍師,吾此番來,但驥尾軍師,為偏裨耳。」

    劉宗性護前,恥為人下,換做是以前,劉宗未必願屈居諸葛亮之下,然而去年東征孫賁一役,諸葛亮表現得實在太過驚艷,其率偏師由陸路長驅而入,一戰克豫章,再戰定廬陵,覆軍殺將,破城陷邑,無往不勝,威震江表,以劉宗為人之自負,亦深感佩服。

    諸葛亮見劉宗言辭懇切,不似作偽,心中最後一點擔憂也都散去。

    諸葛亮素知劉宗秉性,生怕其自恃宗室大將,與自己負氣爭權,好在劉景來時已特別叮囑,劉宗本人亦表達願受其節度之意,這是諸葛亮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此番謀劃若成,則丹陽一舉可下,屆時我等據丹陽,鼓行而東,以臨吳、會,傳檄郡縣,招誘豪傑,江東之地,可席捲而定也!」諸葛亮最後對劉宗道:「我等有幸為將軍仗鉞前驅,斷不容有失,願與君共勉。」

    劉宗鄭重應是,接下來兩人又密商許久,之後劉宗謝絕諸葛亮下榻暫歇的建議,不顧旅途疲憊,徑直前往水軍大營。

    劉景水軍雖非劉宗所建,但卻是在他手中發展壯大,形成規模,並以弱勝強,戰勝劉表水軍,稱霸江、漢。

    劉宗在水軍中威望之高,可想而知,而這也是劉景一度將劉宗調離水軍的原因。

    劉宗一入水軍大營,吏士見之,無不歡呼雀躍,奔走相告,眾將亦負甲迎拜,附驥為榮。

    



  
反聽推薦:  都市:開局打臉戰神贅婿  
隨機推薦:  黃荊  這個主角明明很強卻異常謹慎  赤心巡天  眾神世界  重生香江之金融帝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舉漢"
360搜"舉漢"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