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量2500噸的寧海、平海兩艘巡洋艦,是二戰之前,中國海軍購買和建造的最強軍艦。筆神閣 bishenge.com
寧海由日本兵庫縣播磨造船所建造,平海是日本船廠提供零組件和設計圖,由江南造船廠建造。
當時的中國,沒有能力生產配套的武器系統,平海號下水之後,仍然需要到日本安裝武器。
因為當時雙方關係緊張,材料和設備供應遲緩,平海本來應該一年完工服役,結果用了五年。
逸仙和平海,差不多是當時江南造船廠的極限,也是當時中國的極限。
寧海、平海、逸仙,在當時的海軍強國中,真的不值一提,但是確是當時的中國最強的三艘軍艦。
最終,全部都在197年9月的江陰海戰中沉沒。
沐風盯著寧海的三維艦體結構看了好一會兒,長長的嘆了口氣,不去想那些事情了,先建個科研方案,好好給寧海改造。
單純的安裝更換裝備,不需要專門的科研方案,一般都是涉及到艦體結構的,較大規模的調整才會用到。
寧海和平海兩人,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核心成員,沐風這次不會給寧海兩人升級到21世紀的護衛艦的水準。
沐風的計劃是,先講艦體調整好,以後的升級就是直接換裝備了。
沐風在系統裡面,建立一個空白的科研方案,將寧海的艦體數據導入進去,再在科研方案的設計界面進行修改。
首先是動力系統與艦體結構。
設計寧海號的時候,考慮到當時中國缺油,用的不是當時主力艦隊常用的,燒重油鍋爐和蒸汽輪機,而是燒煤的鍋爐和往復式蒸汽機。
當時一般的艦隊驅逐艦,輪機動力輸出基本上都在5萬馬力左右,而寧海的三台蒸汽機,總的動力輸出只有1萬馬力。
這導致寧海最大航速只有24節,遠低於當時的主力驅逐艦和巡洋艦。
這燒煤的鍋爐和往復式蒸汽機當然是要換掉的,關鍵是換成什麼。
寧海的內部艦體結構格外的緊湊,如果換成體積龐大的鍋爐和蒸汽輪機系統,就幾乎沒有多少空間安裝其他設備了。
沐風經過短暫的思考,最終決定,直接給寧海兩人裝現代燃氣輪機。
燃氣輪機體型比蒸汽輪機小,關鍵是不需要體型更大的蒸汽鍋爐。
這樣節省大量的艦體空間,可以更方便的調整其他艦體結構。
燃氣輪機用的是gt25000改,額定功率萬千瓦,兩台共6萬千瓦,約等於816萬馬力,能讓寧海這個體型的軍艦跑8節。
應用綜合電力系統,再加上兩組柴油機,作為備用動力和發電機。
這基本上就是052d的原版動力系統。
接下來是武器系統。
寧海原來的主炮,是三座雙聯裝140毫米主炮,2500噸的船,帶著6門140毫米炮,可以說是小船抗大炮,而且炮的參數還不怎麼好。
沐風把寧海艦體前面的主炮拆掉,安裝兩座改進型的司令部二戰軍艦通用的雙聯10毫米高平兩用炮。
這是冷戰水平的驅逐艦主炮,因為技術的進步,主炮口徑雖然降低了,但是射程、威力、命中率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還有防空能力。
副炮、防空機炮,全部換成司令部二戰軍艦通用的標準產品,配合近炸引信,主意對付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飛機。
換了燃氣輪機之後,艦體總部的煙筒都要重建,沐風乾脆把整個艦體的艦體上層,從前到後整體重修一遍。
然後在艦體總部到後部的空間上,安裝組聯裝上游1號導彈發射器,兩組火箭深彈發射器,艦尾設置直升機操作平台和機庫。
在艦橋和艦體內部,安裝高級的火控、預警、對海、對空雷動系統。
這一次安裝的雷達、電子系統,基本上還是冷戰水平,不過電力傳統有充足的餘量,隨時可以進一步升級。
為了適應高航速,進一步修繕艦體線型,艦首改成更適應大洋航行的巡洋艦首,船尾改成現代驅逐艦的方形船尾。
全部改裝完成後的寧海,基本上可以看作一艘冷戰水平的導彈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