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燕是石澗仁進入大城市以後,第一個認真全面協助改變的人,這個昔日在碼頭賣早餐的刁蠻姑娘似乎不能用明主來形容她對於石澗仁的意義,但應該是第一個正式畢業的。
在耿海燕身上,有非常明顯的改革開放後那些從微末中爆起來的草根弄潮兒特質。
她吃苦耐勞不甘於平庸,更無視於規則,只要認定了目標就會孤注一擲的全力以赴,如果不是楊德光牽絆中把她和石澗仁聯繫起來,帶著悍潑之氣的少女成年以後會走向何方還未可知,但絕對不會走到如今的地步。
因為哪怕她有千般境遇,碼頭出身的眼界和視野,隨時可能讓她的拼搏戛然而止,單單是一個她所能承受的金錢上限天花板就會讓她永遠不可能走到現在的模樣。
其實在碼頭和批市場裡能賺錢的人非常多,從**十年代走來,一個很不起眼的批小攤位,一年不聲不響的賺個幾十萬是很常見的,但這其中絕大部分人輕而易舉的迷失其中,賭博、情人、大手大腳的胡亂花錢、漫無目的的投資,因為他們認識不到自己能賺錢的關鍵不是自己有多能幹,而是大勢所趨,自己不過是幸運的站在了這個風口浪尖,比其他人更大膽更努力點就擁有了這一切,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以為未來永遠都會這樣錢途滾滾。
結果很多人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中放棄了提高自己的境界,更多人在眼花繚亂里失去了一切,每次市場有些許的變化調整,就有一批人莫名其妙的變得一無所有,而且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所以碼頭上能走出來的人鳳毛麟角,就算出頭,也不過是更幸運更大膽的買樓買鋪做市場的經營者,一樣不知道自己在整個經濟架構中所處的位置,莫名其妙的暴富,又莫名其妙的一貧如洗。
但耿海燕真正的走出來了,到平京學習的三年,與其說是讓她補上知識這塊短板,不如說是讓這個暴脾氣的小姑娘,沉澱淬火,靜靜的磨礪了三年,回歸市場後短短的不適應調整,真正駕馭起產業來,她所擁有的衝勁,配合現在的眼光,已經和國內那些第一代創業者有很大區別了。
耿海燕始終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大唐網不停抽走她的資金,從某種意義上看來更像是在幫助她學會控制自己,在實際已經擁有一家幾千萬級別的連鎖企業以後,始終沒有太寬裕的資金流,這讓耿海燕在這個階段獲得了最難得的冷靜,她不停的在學著像石澗仁那樣分析、考察市場,花了快兩年的時間才選中這個很不起眼的項目,然後就好像賭桌上的賭徒,一把就把自己所有的籌碼推進去了。
這是石澗仁都不具備的賭性。
第二天王驊有點開玩笑的拿出一紙清單:「我們現在價格可不便宜,哪怕有仁總在,就算是嫂子,我也最多只能打個八折……」
耿海燕完全沒有被那句嫂子迷惑,拿起來認真的查看以後幾乎是立刻拍板:「八折就八折,我要背景板上最大產品廣告標,外加每期節目裡面不少於五次提到仁人小食品,主持人台前廣告位,這三項總價位……折後全年我大約是要付出八百五十萬的廣告費,我現在就能簽合同並付款5o%,後面的逐月交付,在合同結束前三個月全部付完,怎麼樣,這家企業本來也是阿仁的,仁人就是他的為人,能分期付款吧?」
總投資大概在三千多萬的欄目,除了其中三分之一是江州電視台以頻道費用、各種技術入股以外,其他基本上就是任佳琳的大手筆投入了,兩千多萬的欄目起步投入費用在國內現在也是鮮有對手,王驊目前一門心思的在開各種收入回報,電視台播放廣告、節目中植入廣告、產品推介等等各種手法用得絞盡腦汁,力求要在這樣一個火起來的節目中賺個缽滿盆滿,有了一個可以賺錢的載體,這才是那麼多悄無聲息就消失的娛樂節目最羨慕的地方。
可就算總投資僅僅一個季度左右基本看見回本,後面幾乎要淨賺大半年的時候,王驊也從沒接到過這樣集中在一起的大單啊!
譬如說石澗仁現在上節目需要戴著的那塊表,每期都有特寫,還有字幕跟片尾贊助商標誌,一個季度收費也不過是二十萬,不少零零碎碎的品牌都是一個季度一個季度的簽約,因為這年月虎頭蛇尾的節目太多了,很多客戶是習慣性謹慎觀望的。
也就耿海燕這種,毫不猶豫的抓了三項大標還要求籤全
1177、冷不丁的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