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又見炊煙!
兩人正閒聊著。
另一邊,蘇陌已經準備收工回家。
砍樹畫面看著很秀,蘇陌的確開足了馬力可勁干。
但對於自己那龐大的木屋別墅計劃,進展只能說是滾芥投針。
今天連食物儲存處周圍的樹木沒清理乾淨,只搞了三棵雪松、一棵雲杉,太陽就溜到了地平線下。
主要還是削樹皮太慢,沒有削掛樹皮的刀,只能用斧頭,而樹木砍下後又必須先趁著濕潤削掉樹皮,不然的話之後只會更難剝皮。
剝掉樹皮後還得分段,灼燒。
事實上,這樣的處理已經夠簡陋偷工的了,真正把砍下來的樹木要用作現代標準的合格建材,少說也得自然陰乾一季度半年的,水分過多木材容易變形,只能將就。
蘇陌用雪擦乾身上的汗,穿上衣服烤烤火。
估算了下得到的簡單預處理過的原木段,都還不夠鋪個地基的。
還是那句話,長命功夫長命做,長命豆腐長命磨。
收拾整理一下現場。
圓木段先攤這裡晾著,明天順手再點火烘烘,能好一點就是一點。
樹杈松針和削下的樹皮木屑也先分堆放在這,在這裡就沒有東西是沒用的,只看你怎麼用,如何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總得來說收穫還是很不錯,自古以來,擼樹就沒有不發財的。
削樹皮的時候在樹幹上的傷痕、孔洞中收集到不少的松樹樹脂,而且現在就能用上。
蘇陌挑出一顆褐色且硬實的雲杉松脂,再沾上一些半透明粘軟的新鮮雲杉樹脂,然後直接丟進嘴裡嚼了起來。
嗯,這就是最原始的口香糖,也是以前山里孩子的主要零食。
事實上,現代口香糖的最初形態就是這個,新居民丑國人見到當地的印第安人習慣咀嚼一種提煉於雲杉樹液製成的樹脂,從而保健牙齒、打發時間。
於是他們靈機一動,按照印第安人的方式採集、提煉雲杉樹液,將開始其商業化,很快在1848年,他們就開發並銷售一種「緬因州純雲杉膠」的口香糖。
能當作口香糖的樹脂還有很多,這裡的白樺樹膠或許更好,用白樺樹焦油當口香糖至少能追溯到6000年以前,而且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這個習慣還幫了科學家一個大忙,他們從一塊被當作口香糖嚼過的樺樹皮焦油上提取到了足夠多的古人類dna的樣本,意義重大。
不扯那些遠的,蘇陌倒是很認真的在考慮有白樺樹液加雲杉樹膠做一批口香糖出來的可行性,天然木糖醇口香糖,消毒殺菌還抗炎症,用來清理口腔那豈不是美滋滋?
一塊兒松脂其實可以嚼很久,雖然經過過反覆咀嚼和唾液的催化會逐漸變硬,很快就會變成不成形的渣兒。
但如果你要在它變硬之前續些新的半透明、黏軟的新鮮松脂,嚼巴嚼巴它就又成型了,可以一直玩到你主角
蘇陌就圖個樂,所以續杯就算了,嚼一小下就直接吐掉了。
收集到的松脂還能用來當膠水,或者製作火把和臨時蠟燭啥的。
當膠水粘合劑用還不錯,但是做蠟燭就沒必要了。
純松脂作出的「蠟燭」不經燒,而且黑煙極大。
最關鍵的是,蘇陌已經有了天然的火把和蠟燭,完全就不需要動手製作。
「嘿嘿,這就是民間俗稱的松明!」
蘇陌拿起一小片質感如油蠟呈紅色的木屑展示道。
松明,簡單點說就是含有大量油脂的松木,多為松木的愈傷組織,是松柏的天然油脂和木纖維在特定環境下的結合物,其中的油脂正是關鍵助燃物質。
只需將其劈成細條,完全可以當作蠟燭用,大條的直接就是火把了,是農家人最愛的柴火之一。
明代陸深《燕閒錄》中就曾提到:「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蠟,山西人多以代燭,謂之松明,頗不畏風。」
蘇軾亦有詩《夜燒松明火》云:「歲暮風雨交,客舍淒薄寒。夜燒松明火,照室紅龍鸞。」
這詩配合《豬肉頌》食用更佳,總結下來就是:
第118章 又見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