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錚和田玉生的共同話題,明顯要多得多,別看他已經是國產電影最高票房的擁有者,但還沒有明顯的個人導演風格;
老徐認為導演的個人風格需要在特定的電影裡才能體現出來,而田玉生儘管還沒有單獨執導過電影,但依舊固執的認為,身為導演,每部電影都應該有自己的獨有特點;
何謂導演風格?
其實就是導演品位的直接體現。
多數情況下,一部影片的執行決策者是導演,因此導演的決策結果直接影響了影片最終成形的方方面面。
因而作為評論家或者文藝理論家後來反推的所謂導演風格,也就是對導演在影片製作的方方面面決策成形的成果之後的一種還原。
藝術創作,特別是電影,很多時候並不具備全然自由的維度選擇,往往在某些維度他們只能在限定的範圍內做出選擇。
所以說,風格說白了只是觀者或者評論家為了方便去辨識某些電影作品中的特徵而貼的標籤而已,它們反映了這部作品的主創進行了哪些選擇和創造,而這些選擇和創造產生了怎麼樣的藝術效果。
導演有風格,不難;風格高低才是王道。
「老孟,你的導演風格是什麼?」
慵懶的靠在老孟身上,蜜蜜開口問他,微醺的酒氣在老孟耳邊瀰漫;
迷糊的茜茜早已被丫丫她們扶了過去休息,老孟的身邊也換成了小狐;
「我哪有什麼風格,十年以後再說吧!」
做導演的,只有在多導幾部片子以後,才會慢慢了解自己想要的東西,形成自己的鮮明標籤。
比如張藝謀,有人說他變了,是的,他的電影開始商業化氣息瀰漫,但是我想是他在求變,劇情的無力要怪劇本的選擇,但是他沒變的始終是給觀眾視覺的衝擊心思。他喜歡用大片同色來表現氣勢,喜歡大場面,這些就是他的叫風格的東西。
比如李安,不管是他的喜宴還是他的臥虎藏龍色戒還是他的少年派,感覺題材啊拍攝方式啊差異很大,可其實他的東西特別好辨認,他的作品總是文人氣息特別濃,俗稱就是憂鬱。我特別喜歡他,首先我覺得他從選劇本就是負責任的。
比如姜文,他拍的電影男性色彩特別重,有種說法說姜文其實只拍了一部電影。但是他講究藝術表現力,比如太陽里的陶房子,子彈里的擊鼓場面都有別樣的衝擊感。
比如寧浩,提到他你就知道肯定是小人物題材,肯定有黑色幽默。比如王家衛、比如蔡明亮,一看到導演的名字你對這個電影是不是已經有一定的期待視野了?
比如斯皮爾伯格、比如卡梅隆、比如昆汀、比如大衛芬奇、比如貝爾尼尼、黑澤明北野武,這些導演受到追捧為什麼?
因為他們有主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為相對穩定的風格會帶來相對穩定的受眾,除了藝術上的肯定還會有商業價值上的肯定。
兩瓶伏特加後,酒局也到了結束的時候,再不走,老孟擔心待會走不了了;
熱芭和小骨在蜜蜜她們的刺激下,也喝的醉醺醺的了,就連平日穩重的紫萱,今晚也多喝了幾杯;
田玉生還想說點什麼,被身旁的於東拉了一把,只能目送眾美環繞的孟老闆出了酒吧;
「於總,合作的事,孟總還沒開口呢!」
「你這是瞎擔心,他都答應看劇本了,還有什麼問題,放心,這么小的投資,老孟無所謂的!」
「孟老闆真是吾輩之楷模,沒想到網上的傳言居然是真的!」
田玉生的話剛出口,就看到於東和徐錚都一臉嚴肅的盯著他,心知說錯話了,趕緊解釋;
「於總、徐導,我知道怎麼做的,你們放心!」
……
因為熱芭要參加《西遊降魔篇》的宣傳,說好的旅遊,也只能推到了年後;
而2013年的春節檔,除了周星星的西遊,無一大片;
如此好的檔期,精明的華藝自然不會錯過,加強宣傳的同時,又在網絡上掀起了周星星電影無厘頭風格的話題討論;
也不知道是不是物極必反,過渡營銷的結果,居然造成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