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上午11點。
徐颯是半個影評人。
為什麼說半個呢?因為他平時的工作是報社編輯,工作也很忙的。
雖然他很想成為一個職業影評人。但一來在華國他敢說這方面不好發展,市場太小,二來收入相對不穩定,當然如果真的能殺出一條血路,或許會好一點。
而且到時候要真成了影視大v,如果不恰爛錢,比如說鼓吹《上海堡壘》能有8分,那估計也掙不了多少錢了。
當然這也只是以後的一個思路,他現在只能說的半個影評人身份純屬愛好。他比較喜歡關注小製作片子,大製作片子點評比他專業的多太多,點評的人也多了許多。反倒是點評小製作,讓他脫穎而出,在圍脖和b站上積累了一定的粉絲。
甚至可以說不少。
那提到粉絲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他的代表作——《心迷宮》解說了。
《心迷宮》算是路澤的出道作品了。
現在想起來當初也是順風順水,但是也是經歷了一些事情的。
而這些事情里就有另外一些人的影子。
這部作品當初雖然得了獎,但卻被稱為粉絲電影。最初的時候因為受眾範圍小,還有華儀針對性並不強的宣傳,搞得整部電影雖然表面上還不錯,但其實大家也只是單純的聽說這部電影厲害罷了。
直到有一個人在圍脖上發了一篇《心迷宮》影評,被營銷號瘋狂轉發,或者說,被華儀買通的營銷號轉發,很多人開始慢慢去了解這個燒腦故事。
華儀這才找到真正的營銷方向,找到受眾,然後越來越多的口碑發酵才開始。開始吸引到受眾,評分的人越來越多,直到後面穩定,才真正的變成一部沒有多少水分的好電影。
雖然錯過了票房,但贏得了口碑。
以及沒錯,事件開端的這個人就是徐颯。
因為這個原因,後來路澤的每一部電影他都有看。但後來路澤產出的電影,卻在沒有那麼高質量的。頗為失望的同時,甚至帶頭在網上斥責路澤。
不過最近好像又變了,路澤帶著自己的小製作又回來了,《逃出絕命鎮》在奧斯卡和金球獎上斬獲編劇獎提名,他去看了以後也是覺得不錯。
因為看了太多國外的電影,他對這部電影裡各種種族主義的諷刺,各種暗示都理解到了,尤其是這次電影主角少見的關注到了黃種人。當然也是因為路澤的關係,不過確實值得鼓勵。
反覆觀看後,徐颯出了一篇詳細地解說,再一次獲得5萬轉發,1萬多評論和13萬點讚。
再接再厲,今天依舊是要來看路澤的一個小成本電影《爆裂鼓手》。這部電影一開始在柏林電影節上映風評很好,但是在柏林只獲得了一個小獎後,國內風評急轉直下。
但是吧,眼見為實。
徐颯看著封面上路澤這個造型,就沖這個完全放棄外形的他,都值得來一看。因為這對於外表出眾的演員來說,無非就是意思是我放棄一切只專注演技,我拼了。
11點10分。
檢票入場,徐颯有些激動地遞上電影票。
說句實話,除了有看電影的興奮,出於私心他還有一些享受被關注的感覺。每次觀看路澤的電影,然後認真分析寫影評,都會為他帶來不小的關注和不少的粉絲。尤其是這次,他好早就被催促解說這部電影了。
可這部電影他不是第一批看的。
作為半個影評人,他既沒有在官方的影評人邀請名單里,也沒有搶到早上10點和10點30分的票,更沒有機會在昨晚的開幕式上搶先一睹為快。
但就昨晚看完的人透露的意見,完全是兩個極端。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影評人說,這部作品看似所謂勵志,其實完全就是背道而馳。電影裡面成功的代價其實燃燒的是少年的天真,最後結局觀眾的鼓掌,其實是這種扭曲價值觀的一個勝利——鼓手只有經過這些,才能達到如此的成功。更可怕的是,這種東西會傳承下去,因為影片是師徒為重點。
這已經不僅僅是突破極限了,而是追求極致和保持真我的平衡取捨。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