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工作室開業第二天。
林曉光看著屋裡朋友昨天送來的十幾個花籃,心情微微有些蕩漾。
不過,因為目前沒有開展任何影視業務,整個工作室里,除了林曉光之外,就只剩下助理小羅,和一個財務小妹,一個掃地阿姨,以及兩個保安等等,總共加起來只有不到10人。
一大早,林曉光就約見了許錚,想到自己昨天買了300萬支原始股,便特意跟華宜的財務總監要了公司的報表,來了解華宜近年的經營狀況。
許錚來了之後,剛踏進辦公室的大門,就見林曉光一個人低著頭在專心致志地看報表,就沖他打趣地說:「林老闆,你看得懂嗎?」
林曉光坦然道:「看不懂,但是可以學啊。」
許錚恍然大悟地說:「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們老闆這招,就叫做利益捆綁,當你們這些老員工持有了公司的原始股,就會開始真正全身心關注你們的公司。」
所謂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
既然勝利如此來之不易,自從封小缸離開華宜和章國立自立門戶之後,以「腦子活絡」聞名圈內的黃中軍,下一步考慮的自然是可以持續把控核心競爭力——人。
黃中軍深謀遠慮的「圈人術」,在華宜兄弟的上市籌划過程中,彰顯無遺。
不止林曉光獲得了認購原始股的機會,章繼忠、李兵兵等人也因此從中獲利,他們也紛紛開始關心起公司的發展。
聽了許錚的感慨,林曉光把報表放在一邊,嗤之以鼻地道:「老許,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什麼叫利益捆綁?買下三百萬支股票我總共也才花了一百多萬,一百多萬塊錢能夠困住我林曉光?你也未免太小看我了。」
許錚沒好氣地道:「你知道300萬股是什麼概念嗎?5毛3一支原始股,你自己就入手了300萬股,到時候你們華宜如果能夠上市,指不定你就會在一天之內成為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
林曉光有些沾沾自喜地說:「這八字沒一撇的事兒,誰知道公司能不能上市,現在討論這個還為時過早。」
沒等許錚回答,林曉光接著又道:「好啦老許,我也不跟你廢話了,今天找你來,主要是想讓你幫我出出主意。」
「說吧林大老闆,你有什麼宏圖大志需要我來給你支招?」許錚摘下頭上的帽子,露出滑溜的光頭,悠哉悠哉地坐在一邊,還嘚瑟地翹起可二郎腿。
雖然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可林曉光的這個工作室里,並沒有任何的技術人才。
當然了,林曉光的這個工作室本身也不需要什麼人才,因為林曉光自己既是導演,又是編劇,更是經紀人,至於攝影、打光之類的技術人員,只要電影項目成型了,屆時製片人黃中軍會迅速幫他組建劇組團隊,還能幫他拉來電影資金,讓他徹底沒有後顧之憂,可以一門心思拍電影。
林曉光心裡很清楚,拍一部電影首先需要一個好的劇本,就召集許錚來開會,勾出一幅宏偉藍圖。
林曉光的設想是這樣的:
工作室先拿出一點錢,不干別的,就組建一支編劇團隊,讓他們幫忙挑選和改編劇本。
至於約見許錚,是因為林曉光認為,許錚本人擁有極其恐怖的閱片量,他這幾年最少也看了幾百上千部外國電影,是個能將外國電影「漢化」的電影人才。
拋開他以前主演的電視劇不說,像之前林曉光與他合作的《人在囧途》那部電影,林曉光抄的是前世許錚和黃寶強的《人在囧途》,而許錚則是照搬了史蒂夫馬丁的老片子——《飛機、火車、汽車》。
「漢化」這個詞吧,乍聽起來,似乎有點高端,往實際點說,其實就是抄襲的意思,林曉光抄襲了許錚,而許錚也抄襲了別人。
這件事兒,林曉光也是前段時間在溫哥華陪黎小冉待產的時候,待著無聊租了一些歐美影片回家消磨時間才發現的,因為《飛機、火車、汽車》裡面的情節,和他自己拍的《人在囧途》幾乎一模一樣,是真正意義上的漢化(抄襲)了。
聽了林曉光描繪的藍圖,許錚點點頭:「人我可以幫你找,這錢,可得你自己出。」
「那是當然。」林曉光想了想,又問許錚:「對了老許,劉儀偉手頭上有什麼好的劇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