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預告片帶來的熱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北美,越來越多人相信2012年瑪雅末日的預言。
根據媒體統計,各大網站上,關於末世的話題評論多達上百萬條,相當一部分人都在建造地下住所,從而帶動了這部電影的熱度。
全球各個地區,掀起一股末日潮流,慢慢襲來。
北美那邊已經有商家上架了末日救生艙,100萬美元一個,買的人還不少。
國內,中影配合北美那邊,在全國各地展開了大規模的預熱宣傳,說來有趣,幾個民營電影發行巨頭,華誼公司是拍片起家,博那是把發行做大,光線是憑娛樂資訊立足,萬達則是因為院線成為後起之秀。
因為圈子就那麼大,所以幾大發行巨頭方面,都是競爭與合作共存的關係。
例如前些年光線進入電影圈試水的第一部片子《傷城》,就是跟在博那後面聯合發行。
而這次的《2012》更是由中影、星辰影視、光線、英皇、萬達五家聯發,幾家公司都參與了宣傳。
為了這次的宣發,星辰影視公司特意把幾家公司聚集到一起,商量著對策。
會議由宋戈主持,看著台下各家公司的代表人,宋戈此刻有些感慨,仿佛星辰影視已經在自己手裡實現了獨霸娛樂圈的盛況。
見到眾人落座,宋戈笑著說道,「聯合發行的基調已經定下了,以中影和星辰影視公司為主,光鮮、英皇、萬達為輔,宣發費用按我們兩家占比6成、剩餘的四成由你們三家公司進行墊付。」
宋戈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宣發費用的預算,並不是按製片成本來,而是按預期票房來計算。
道理很簡單,就算拍的是成本上億的大片,如果市場表現不看好,肯定不能往裡砸錢。而如果票房預期要大爆,自然要玩命宣發。
要多說一點的是,宣發這塊也許是電影行業水最深的地方了。相傳國產院線電影除少部分盈利外,大多數連宣發費用都收不回。
因為當製片方拿片子給宣發公司看過之後,有節操有底線的也許會因為市場預期不好而拒絕發行。
但市場上還有一些只顧賺錢的發行公司,比如看過一部製片成本三千萬,但票房只能預估到四五千萬的片子。
假定宣發方想做這筆,就會」忽悠」製片方說墊付一千萬宣發費用,然後羅列出一些四千萬成本兩三億票房的項目。同時會承諾做一些大片的貼片廣告,保證多少排片率,多少場路演。
然而等上映的時候製片方可能會發現,貼片廣告壓根就沒有,路演取消,排片率慘不忍睹,最終票房只有四五千萬。
更要命的是,墊付那一千萬的宣發費用花在哪根本就不知道。就算去要,也只有匯總表格而沒有明細,發票基本也是不用想的。
人家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你覺得影院和媒體那邊,哪個收了錢後,能給你開發票?
然而就算片子票房不高,但發行公司墊付的宣發費用在可分賬票房當中,是優先回收的。至於製片公司有沒有利潤,人家可就不考慮了。
所以說,沒背景的新人入行孤注一擲的拍電影,除了自帶主角光環的重生者外,十有八九要被坑的哭死在廁所里。
當然,如果片子夠好,發行公司還是會比較用心甚至貼錢發行的,至少將來可以忽悠,啊不,應該說受到更多製片人的青睞。
《2012》毫無疑問是一部高質量的大片,單單從公布出來的預告片就能看的出來,雖然僅僅是2d版本,但是特效依舊炸裂驚人。
「各位,星辰影視公司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是十五個億,按照比例宣發費用不低於一點五億,」
宋戈說完後,手食指輕輕敲著座椅把手,等待著會議室里其他人的反應。
中影集團過來的是位集團副總,並未因十五億的票房預期而興奮,畢竟來之前公司內部也進行過討論,便笑道:「嗯,其實中影對片子的票房預估是在十二億左右,我認為這部電影對標的票房數據應該是《阿凡達》。
何況《2012》又是3d電影,不應該只考慮國內票房,全球票房才是大頭。」
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