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怪掏出手機就打了個電話讓送一下分鏡手稿。
之後楊靈越把王哲叫過來一起參與討論,正交談期間,《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連環漫畫,嗯,是分鏡手稿送了過來。
楊靈越看的是嘖嘖稱奇,特別想給姜聞發一條彩信過去.....
翻看了幾眼,停留在那座通天浮屠上。
「徐導,武則天是誰來演?」
「我找了劉佳玲。」
「古時修建佛寺也好,道觀也罷,塑像是要神似投資者的,這也不像劉佳玲啊。」
「這個知道,我去龍門石窟看的,那個佛像那邊的工作人員說就是照著武則天的面貌雕刻的。」
「原來如此,我說怎麼似曾相識,講究。」
楊靈越讚嘆一聲。
不愧是徐老怪,不愧是港城導演中對中華文化和中國歷史了解最深的一位,雖然有些細節性的東西偶有錯誤,但依舊可以說是沒有之一,不愧是港圈的左翼電影代表人物。
1980年拍的《第一類型危險》,其中表述的反帝反殖民,與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堪稱互文;
1994年的《梁祝》同樣如此,那台詞,聽的人脊背發涼。
「你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命運?你以為很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邊的漢人?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在這個我們漢室沒落的時候,人人都這麼虛偽迂腐和勢利,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1993年的《青蛇》之所以是名為青蛇,因為青蛇寓意了港人的身份認同的焦慮,既想要人類的情感,又難以克服蛇的本性...
1992年拍《龍門客棧》,其中龍門客棧就是在寓意港城,這點徐老怪沒有諱言。港城作為遠東金融中心,情報中心,當時正是各方勢力角逐到最激烈的時候。
懂了這些前提,再去看這些影片,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那便是迥異於流俗之見的藝術堅持,是徐老怪創作的基點。
電影中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和民族立場,是他的訴求和期待。
或許是少年時在異國他鄉的慣見生死、顛沛流離,才讓徐老怪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些吧。
再去看內地幾位大導的傷春悲秋,真的會覺得可笑。
當然,姜聞除外,兩人經常喝大酒,還特麼一塊兒拉著林青霞喝大酒,著實可恨。
又扯遠了,書歸正文。
隨後就《通天帝國》這個分鏡,陳國富希望楊靈越講一講。
楊靈越自然推脫,徐老怪看了看攝影棚里忙碌的人們說了句:「楊導是江湖的構建者,我只是個解構者,提提意見。」
話到此處楊靈越也沒再客套:「徐導不是要去龍城嗎?一路上有的是時間聊,好歹也讓我先讓看看再說吧。現在聊特效,哈哈。」
果不其然,徐老怪興趣又轉移到了特效上。
徐老怪說:「王總,能不能先幫我做個人體從內到外自燃的效果?」
王哲問:「是考慮實際情況還是電影效果?」
徐老怪帶了考究的心思,反問:「有什麼不同嗎?」
王哲認真地說:「肯定不同啊,如果是實際情況,那肯定是頭髮先燒,冒白煙進而結焦,但那樣電影呈現效果就會看不清演員表情了。」
徐老怪深以為然,然後開始了討論。
什麼燒多長時間?燒的幾個階段分別是怎麼樣的.....
這怎能不讓人唏噓,如同楊靈越曾在北電放映廳里說的一樣,隨著年歲漸長,見聞漸廣,自我創造力必然消退,也就是靈感會消失,天賦會消退。
徐老怪已經59啦!
雖然楊靈越覺得狄仁傑系列應該結合各種懸案以劇情推理為
第730章 以殺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