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六年年底,第一份「光報」從南京傳進了南京。乃是錦衣衛江南局所傳「吾皇英明神武,萬壽無疆」,朱翊鈞覽奏哈哈大笑,對「光報」路線規劃和主管施工相關人等錄功封賞。
光報報路的連通,將兩京信息傳遞速度從最快的「急腳遞」所需的五晝夜,壓縮到了六個時辰。
朱翊鈞作為有一定歷史知識和政治素養的現代人,深知帝國統治的穩固直接取決於信息傳遞的速度和密度。
所謂「驛道者,國之脈絡,不容壅滯」,明朝廷建極之後,歷代皇帝都高度重視驛道建設和信息傳遞。到嘉靖中期,全國水驛、馬驛總計一千二百五十九個;到萬曆五年,已經增加到一千七百六十二個。
這些驛站,分三個層次管理。最大的為樞紐站,又稱「要衝」,設八十匹馬或二十艘快船;其次為主幹站,又稱「正路」,設六十或四十匹馬或十五、十艘快船;最次為偏行站,依據偏僻程度,設五艘快船左右,馬匹三到十匹不等。
這一千七百多個驛站,構築了帝國信息傳遞的枝蔓,是傳達皇帝意志的神經,朝廷政策的血管;同時還擔負著貫通商路的重要職能。
對於朱翊鈞來說,這神經、血管的效率還是太低了:例如朝廷邸報下發到四川都司,全程5185里,86站,依照《明會典》規定,需用時172天,差十天半年。
其次,這驛路最多到通衢之地或軍事要塞,對於縣城之外的地方,帝國的血管還沒有生長到那裡。而在朱翊鈞看來,這恰恰是封建國家動員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皇權不下鄉」,當然會導致民心、民力都無法集中到中央的意志之下。
因此,萬曆七年開始,隨著黃冊、戶貼編制工作的逐漸深入,驛政改革也提上日程。成立一年半的「驛政部」終於獲得第一筆五十萬兩銀子的撥款,在全國鋪開了網絡。
若想能夠將驛政這改革變成可持續的善政,首先就要解決供養著網絡的資金來源。全像此前那般,靠地方財政補貼和中央撥款,完全不足以支撐,因此驛政部的改革分三步:
第一步,將全國驛站收到中央驛政部統一管理;成立大明郵政商社——驛政部百分之百控股。
第二步,將衛所改革裁撤的士兵,統一發了綠色「大明驛政」的制服,轉為本地驛站郵遞員。分兼職、專職兩種,有地的兼職,無地的專職。
第三步,印製郵票,出台《驛政管理辦法》,在全國開展通信、託運、匯款等服務。
此際的大明農村,上述需求是極少的,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而城鎮之間,這種需求是驚人的多。
和民營的鏢行和委託商人代送這類競爭者相比,大明驛政最大的優點是「快捷、穩定、有保障」。
大國企的威力在本時空終於顯現出來,首先是速度快,最慢也跟朝廷邸報一個速度,如果當事人著急也可以加錢,驛政商社提供加急服務。
其次是穩定,按照最慢兩天一站的速度,寄信人能夠判斷自己的信或者貨物大概到達收件人手中的時間,如此一來很多事情即可以通過信件往來經辦,而不必千里迢迢的見面;
最後是保障,作為本時空第一個有頭有臉的大國企,驛政商社對寄送物品是保價的——信件丟失,兩倍返還郵費;物品丟失,照價賠償。
最後,還有建成於萬曆六年年底前的光報主幹網也面向民間開放。如果當事人有急事,例如告知朝廷某官員他的老父親病危,可以用一個字十兩銀子的代價,讓驛政商社所屬的光報局給你發一份光報——這玩意按照本時空大明人的評價是:「快如電閃」。
而對於運河兩岸的大商賈來說,光報這種服務更是無法拒絕的。儘管十兩銀子一個字,但入夜後的光報局門口也經常排著隊。開始的時候這些傢伙沒經驗,最多精簡到這樣:「人參售罄,五百斤速發」。後來有了經驗之後,變成「參罄,五百」,一下子就能省下五十兩。
......
盧國鋒驛丞在萬曆七年的改制過程中,擔任了彭城驛政局一把手。他的身份是雙跨的——既歸屬於驛政部,又是彭城分公司的總經理。
而彭城府的官民,對外來戶盧爵士終於刮目相看了。此前他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