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一揮廣袖,天師印劍連同鶴鳴山治印都交給了寒空,在紅山議殿內中,天師印劍與龍虎山的感應竟也被隔絕開來,幾件事物安置在赤心台上,眾人皆可感應,印劍道威如暗夜螢火,就算是未曾見識過天師道法之人,也不禁要暗贊一句。
張谷衡坐在北側階座上,看著天師印劍雙目怒火沸騰,偏偏此時境況容不得他發作,在他周圍的修行同道側眼觀瞧,心裡都在思量著天師道少主威儀盡失,怎會是如此行止無端、形容失措之輩?
寒空並沒有直接話,而是讓一名太華門人下場,講述起去年滬海劇變的經過。太華門人不算太多,道俗弟子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三四百人,其中還有不少是經年在山外行走監察各方的,只不過這些太華門人大多不曾顯山露水,這也是為何太華門對修行界許多隱秘情況了如指掌。
當年齊德仲在江南與寒空相遇,據寒空所言便是前往江南拜見一位同門,如此可知太華門在九州各處都有門人落腳據,只是不為外人所知罷了。
這位下場至赤心台的太華門人比寒空輩分還高,卻只有真心全形修為,而且形容老邁,恐怕此生修為境界止步於此了,但眼神依舊清明透徹,站在赤心台上一邊展開元神,一邊將過去所觀察到的情況娓娓道來,細緻入微。
眾人比較好奇的是,**明府為何會在這種時候突然找到所謂乾朝皇裔?動機為何不必多言,太華門人只負責冷眼旁觀,得到的結果卻異常駭人。
**明府並不是真的搜尋到了乾朝太祖的血脈,而是一項深謀遠慮的計劃。早在兩百多年前,乾朝太祖駕崩,太祖諸子早年間便有奪嫡之爭,其中一脈失勢被廢,皇孫被放逐至山越之地幽居。
皇孫從此鬱鬱寡歡,不過數年便一病嗚呼。皇孫育有一子,其時尚是孩提,按乾朝禮法應該送回帝都受宗學撫育。只可惜這位皇孫在歸國路上突遇山洪,連同護送甲兵依仗全數埋沒。
當時自然有人懷疑是太宗皇帝派人暗施手段,只不過這位皇孫羽翼未豐、靠山盡除,對穩坐帝位的太宗無半威脅,最終一應調查搜尋皆是不了了之。
然而世人不知,當年太華門就察覺到此時隱約有異,於是開始派遣門人暗中搜尋線索,後來乾脆派人長久駐守,打探這一支皇裔血脈的去向。
果不其然,在一百多年間斷斷續續地調查後,太華門終於發現,這一支皇裔血脈仍然存世。此事回報門中,當時羽衣輕新近繼任掌門之位,親自過問後卻是將其擱置,原因無他,實乃調查已經無法進行下去。
這支皇裔血脈在俗世間早已不是帝室宗親,反而是成了**明府的一名弟子。是弟子,這支皇裔血脈並沒有出現多少修行有成之輩,反而是代代庸碌平常,這並不稀奇,絕大多數世俗凡夫皆是如此。
只不過**明府當年已是龍霄佩中興之後,何必要在門中養著這麼一支皇裔血脈?而且一應規制禮數堪比王侯,若不是身居世外,早就要被僭越禮法抄家滅門了。
羽衣輕在了解到情況後,沒有過分聲張,以太華新任掌門的身份走訪修行各派,在親上**明府奇岩谷道場時,就詢問了這件事。
**明府當年的回應,是府尊龍霄佩在俗世行走時曾偶受奪嫡皇子之恩,只可惜礙於紅山議會規戒沒有出手救援,後來施手段將受難皇孫帶出紅塵之外,讓他們這一脈皇裔享盡王侯之福,以為報答。
羽衣輕對此不置可否,也曾言想拜訪龍霄佩,只不過**明府言明龍霄佩閉關深修,兩名地仙高人始終未曾有過一會。
之後的事情便是去年的滬海劇變了,**明府將這一脈乾朝皇裔重新推出,將其扶植登上帝位之後,統攬江南權柄,一夜之間搖身一變,成了滬海江南幕後之主。
而這個時候**明府開始對江南之地大肆搜捕,對一切來路不明的修行人施以強硬手段,太華門人不得已只好撤離,如今隨同掌門寒空前來,才將這段舊事展露眾人眼前。
回首如經百年,這次元神中浮現的光影經歷不再繁複,卻是悠長深遠得多,眾人聞後各自沉浸良久,不得不對太華門又多了幾分敬佩。
古時醫家有言「上醫治未病」,兵家則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其理如一,皆是出手於未料未發之間,太華門布置安排動輒以百年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