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落難情緣 > 9011章 三世佛學

9011章 三世佛學

    要注意三十七菩提道品,由四念處一直到八正道,有三十七個條例的程序,是大小乘道、顯教密教共同的修行之途。例如四念處是念身不淨、念受是苦、念心無常、念法無我,我們普通人只把它當作佛學名詞記住算了,沒有用到功夫上,這就不是學佛。

    佛在世時,何以有那麼多的弟子,立刻證入大阿羅漢?

    因為他們基本是修四念處的。四念處怎麼修呢?念身不淨,所以要修白骨觀或不淨觀,真正觀成了,一切生理上的感覺,不論是痛苦還是快樂,全消了,因此很快成就。佛雖然已不在世間,他的修持法門全都留下來了,不需要另外去找。要好好地去研究經典,怎麼樣才算「好好地研究」,就看你的智慧了。

    法門,都在經典中,你讀了而用不上,其奈經典何!佛也拿你沒辦法。

    《維摩詰經》這裡所說的,依然離不開大小乘所共通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隨便哪一點抓到了,都可以到家的。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這完全是在講學佛人內心的修養。佛講一切法無相,尤其在《金剛經》中,明確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經》也講「諸法空相」。既然強調無相,為什麼又說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呢?

    淨土經典也講佛菩薩「相好光明無等倫」,為什麼?在解脫道上,一切無相才能空,才能證到形而上本體。

    相好莊嚴還是由功德來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學會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討債的面孔。討夫妻債、討兒女債滿街都是這種不友善的面孔,一個歡喜的相都沒有。有人的相貌是「對面不見耳」,從正面看不到雙耳,相學上說是富貴之相。但這還要其他條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圓滿,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轉莊嚴了。

    我在前面提到過,自己在參學經驗中,遇到過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些小說也寫得對,說入定的人寶相莊嚴,臉相變了。如果打起坐來,滿臉苦相,背還窩著,說入定了,那是絕無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氣脈必然通的,所有神經細胞自然會鬆開(不是散掉),臉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莊嚴是從功德來的,什麼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這是必然的。

    維摩居士說,「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變化,儒家說變化氣質,自然與一般人不同了,並不用什麼其他特別的打扮。我提醒過同道,不要認為學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儀容還是要端正。

    你看,沒有一個佛菩薩像是不裝扮的,身上掛的戴的滿滿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薩,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頭髮颳得比鴨蛋還光,也是裝飾。但是過分重視外形也是不對。所以真修行,不裝飾或過分裝飾都不對,因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轉變,一切功德莊嚴就具備了。這要隨時修慚愧心,就是謙虛,就是隨時反省自己的過錯,這就是慚愧心。真正知道慚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慚愧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隨時懺悔反省,改正自己,修到功德圓滿時,身心自然會轉變。雖然沒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一定與眾不同。所以說「慚愧之上佛」。

    「深心為華?」,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飾。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窮一切智,通萬法之源,所謂天上天下無所不知。等於是中原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真儒者一定學問淵博,無所不知,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裝飾。

    「復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回向為大利」。對一個修行的人而言,不論在家出家,什麼是財富呢?七覺知(信、戒、慚、愧、聞、舍、慧)的正道修行即是財富。但是如果自以為悟了道,有了大財富,不肯與別人分享,你的道也完了。

    為什麼世人崇拜成道的人?因為成道的人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指導我們修行。如果他只想成就自己,那我們就用不著供養他了,這只是一個沒有道的自私的人,連基本羅漢成就都談不上。

    所以,得了道的人,要「教授以滋息」,好像是存錢生利息,教授他人,看到別人能夠有所成就,心中有無比的欣喜。

    孔子的學生說他「好學



9011章 三世佛學  
洪門十一少推薦:  
隨機推薦:  神級修煉系統  不滅武尊  養鬼為禍  修羅武神  帶着農場混異界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落難情緣"
360搜"落難情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