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落難情緣 > 852章品《維摩詰經》(10)

852章品《維摩詰經》(10)

    要內心自覺守戒,看到別人的行為不正,不譏笑他,不批評他,不宣傳他的缺點,就是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是菩薩道。佛國沒有所謂犯不犯戒,因為那裡人的行為自然都在道德中。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學佛的基礎講戒,先要修十善業道。就是殺、盜、淫,貪、嗔、痴,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能夠把身口意容易犯的這十種過錯改過來,就是十善業道。前面已經講過了。

    能修十善業道是菩薩淨土,為什麼學佛先要學做人?人道沒有修好就想證果是沒有可能的。人道怎麼修呢?就是修十善業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不會中年幼年就死去;「大富梵行」就是雖富有,同時也肯修行,這就不是我們常說的「貧窮布施難,富貴發心難」了;「所言誠諦」是所講的話言而有信;「常以軟語」就是不會粗暴地與人講話,不像我常大聲吼人;「眷屬不離」,父母兄弟姊妹等六親眷屬不會分離;「善和諍訟」,能調和別人的諍訟;「言必饒益」,總是講有益於人的話,不講無益之言;「不嫉不恚」,不嫉妒不怨恨別人。講了這一段,再用每一條來對照自己今生的遭遇和言行,就知道自己前生有沒有修十善業道了。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清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這一路連下來,就是淨土法門,學佛做功夫的程序就在這裡了。佛說第一步是直心,不走諂曲心。因為真正修直心才能發心,發什麼行?發心行願,真能修行。然後慢慢就得到了深信,修持智慧功德心愈來愈深。得到了深心,你的妄念意識自然得到調伏清淨,你打坐時妄念降伏不了,因為沒有得深心。佛在《金剛經》中說「應如是降伏其心」,照《維摩詰經》的道理來說,要直心、發心、深心自然能調伏妄心。調伏了妄心,你才做到言行一致,說得到就做得到,做得到的當然說得出來。因為做到「如說行」,才有資格回向一切眾生。能回向,你的智慧才能方便度人,成就眾生。能成就眾生,你的佛土就是淨土了。你的佛土清淨了,自然開口所說一切都是淨法。因為說的是淨法,自然智慧清淨。因為智慧清淨,你心就清淨,就是淨土了,唯心淨土。也用不著往生那一個淨土了,到了心就是淨土時,則一切功德莊嚴清淨。佛在這裡說得清清楚楚,修行的方法就在這裡了。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便你修哪一種淨土,西方極樂淨土也好,東方藥師琉璃光,上方香積,北方不空如來淨土也好,南方寶生如來淨土等等,要注意重點的這四句話:「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你心不清淨,念佛念法念僧只能算暫時種一點點善根罷了!什麼是心,這問題大了,不是大家現在用的知覺感覺第六意識的妄想心,而是包括身心內外,心物一元的全體真心。至於怎麼淨,要先從妄念開始清淨,漸漸地使意識淨,然後是身淨,然後進入到身心內外心物一元完全的清淨。這樣才是真正的心淨,真正的淨土,真正的佛法,要把握到。這裡是《維摩詰經》的第一個要點。「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這是很有戲劇性的一幕。舍利弗就是《心經》上的舍利子,他是佛出家弟子中智慧第一,很多經典都是因他起來向佛請示而由佛開示的,也是經常跟隨在佛身邊的弟子。

    這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是聲明舍利弗並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他雖現出家的小乘羅漢相,但他本是大乘菩薩,不會不懂,而是裝不懂,好像是跟佛二人在唱雙簧。

    佛用心念的威力感通他,叫他提問,是佛與弟子間心念彼此感應道交。於是舍利弗就心中產生一個思想,假如菩薩心淨了,那麼成佛時他的佛土就是淨土。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



  
洪門十一少推薦:  
隨機推薦:  妖孽下山,五位師姐超寵我  我有一本鬼神冊  三國:某乃岳飛,開局助丞相鎮守  別叫我惡魔  姐姐逼我禍害她閨蜜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落難情緣"
360搜"落難情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