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王國的都城和其他國家不同,其他國家無論是帝制國家,還是議會國家,都只有一個都城,可英格王國卻有兩個都城,按照習慣,一個稱之為王都薩蘭,它在王室封地撒克郡,而另外一個是國都都林,它在維爾士郡。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王室權利旁落造成的結果,在王室權利被國會大幅削弱了以後,國會內部就開始討論遷都的事宜,給出的理由是王都薩蘭交通不便不適合作為都城。
雖然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個理由只是表面的理由,實際上是為了更進一步的削弱王室的影響力,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理由非常站得住腳,無法做任何反駁。
當初英格王室將王都定在薩蘭的時候,考慮得更多得是安全問題,薩蘭位於撒克郡的中心地帶,而且被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在通往薩蘭的山路上設有大大小小近百座堡壘,可以說是將王都薩蘭保護得如同鐵通一般。
正因為這麼嚴密的保護,使得之後英格王國發生的任何一次動盪,都沒有讓外敵踏入薩蘭一步,王都薩蘭也因此被稱作不可攻破之城,就連法蘭帝國也不得不承認薩蘭的確有資格獲得這樣的稱謂。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無法被攻破的城池卻因為內部的權利變更而陷落了,而且整個過程不費一兵一卒。
正是因為王室在薩蘭地區和撒克郡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雖然因為國會上下的集體施力將影響力減弱到了極致,但在薩蘭還是有大量死忠於王室的人存在,這些人絕對會因為王室不得不退居幕後、讓出權利,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在王都辦公的大大小小國會派官員,誰都不希望自己走在路上被一個突然衝出來的人莫名其妙的捅死。
所以在絕大多數官員的要求下,國會開始討論遷都事宜,只是為了安撫王室,國會並不沒有取消王都薩蘭的行政編制,並且也依然讓王室保留對薩蘭的絕對行政權。
面對來勢洶洶的國會,王室也不得不低頭,答應了國會的遷都要求,只是雙方在遷都的位置上有了一些分歧。
按照王室的想法,就算是遷都,新的都城依然應該選擇在王室領地才對,而且王室領地不乏一些極為優良的城市,各種基礎設施都非常齊全,直接搬遷過去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考慮重建的費用和時間。
但國會當然不答應這樣的提議,畢竟好不容易才將國都從王室影響力極大的薩蘭遷出來,現在又選一個王室領地所在的城市,那不是和沒有遷都一樣嗎?
所以國會和王室因為這個問題爭執了好幾個月,而這場爭執也從國會議院擴張到了民間,乃至整個英格王國,一股幾乎可能將英格王國分裂成兩部分的風暴也即將形成。
對此,國會和王室都有所察覺了,他們都不願意看到英格王國分裂,特別是當時正好也是英格王國海軍稱雄海上的時候,一旦分裂,英格王國必將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這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
於是,在經過一番磋商後,王室和國會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選擇一個和王室有很深關係,又不是王室領地的地區建立新的國都,而維爾士郡也就因此成了方案的首選,最終經過反覆討論後,維爾士郡的河港城市都林就成了最後的國都候選地。
都林位於英格王國三大河流之一的維爾士河畔,擁有極為出色的水利交通,而且距離最近的一個海港也不遠,無論什麼物資都能夠很快從水路運到國都,所以這裡也就被國會看中,經過反覆討論後,被定為國都。
說起來,都林這座城市的城市布局和街區劃分,雷歐並不陌生,因為這裡完全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米麗亞城。
當初,將都林定位國都的時候,這裡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一切都需要重新建造,所以有關國都該怎麼建造成了國會內部爭論的一個觀點。
不少英格王國的建築師,甚至國外的建築師都雲集到了這裡,向國會拿出了一份份精良的方案,希望能夠成為英格王國國都的總設計師,畢竟一國國都的總設計師這樣一個頭銜對於任何一個建築師來都是一頂奪目的皇冠。
當時國會為此討論了很久,並不是說這些設計方案有什麼問題,而是每一份方案都非常出色,都能夠得到一部分國會議院的認可,最終使得國會根本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