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聯見到二十多歲的趙學寧,只覺得一陣恍惚。
他沒想到這個叱詫風雲的南洋梟雄居然是一個年輕人。
「大總統閣下居然如此年輕,實在是讓老朽沒有想到,呵呵,老了,老了,什麼東西都跟不上了,沒有大總統閣下這般的雄心壯志了。」
趙學寧大笑,握住了陳聯的手。
「老將軍戰功赫赫,老而彌堅,暹羅漢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為漢人,背離母國,在海外艱難打拼,殊為不易,理當互幫互助,互相信任。」
陳聯再次打量了一下趙學寧,心中好感漸起。
「老朽別無他求,但求大總統閣下恪守誓言,扶鄭王幼子登位,保駕護航,如此老朽必然盡心竭力,如若不然,就算拼了這條老命,老朽也要誓死保護鄭王基業。」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隨後,趙學寧與陳聯簽訂了《蘭芳暹羅互助協約》,白紙黑字,互相用印,以兩個人的名義決斷了之後的兩國相處基本準則。
趙學寧將陳聯視為目前能夠代表暹羅的唯一人物,而不認為通鑾和他的同黨們能夠代表暹羅。
至於以後是什麼人做暹羅的王,在趙學寧看來並不重要。
協約達成之後,趙學寧就和陳聯約定時間,一同出兵。
陳聯從洛坤北上,一路號召忠於鄭信的勢力北伐奸佞,剷除謀害鄭信的兇手,爭取得到更多的助力,但是如果遇到通鑾的擁躉,也一定要擊殺之。
而趙學寧這邊更簡單,領兵乘船,直接抵達吞武里,在吞武里地區海岸登陸,兵鋒直指吞武里,直接衝擊通鑾的統治核心,爭取一戰消滅通鑾。
屆時,兩路大軍會師吞武里,共同扶持鄭信的幼子登上王位,重新恢復吞武里王朝的統治,再緩緩收拾舊山河。
最後,陳聯向趙學寧提出了一個請求。
他的家人大部分都在吞武里,他身邊只有一個小兒子跟著一起打仗,如果可以,他希望趙學寧能夠盡全力保護他的家人。
趙學寧答應了他。
之後,趙學寧火速返回漢城,調兵遣將,準備整頓兩個兵團的力量向吞武里出擊,屆時兩萬大軍登陸吞武里,直接衝擊吞武里王城。
陳聯也開始緊急擴充軍隊,以自己的一萬本部為基礎,招兵買馬,討伐不臣,短時間內憑藉自己的威望將軍隊數量擴充到了一萬五千人,聲勢浩大。
七月三十日,趙學寧從漢城軍港出擊,大軍以海軍第二艦隊為海戰主力,保護陸軍主力的運輸船隊,向吞武裏海港進發。
同一日,陳聯在洛坤誓師,宣稱鄭信為通鑾所害,滿門遭災,通鑾以臣弒君,是為叛逆、奸佞、賊臣,理當遭受天譴。
他陳聯不才,深受鄭信的恩惠,如今主上蒙難,他未能相救,罪該萬死,但是奸佞未除,他還不能死,他決定討伐奸佞,剷除國賊之後,再讓鄭信的後代繼承王位,然後再來處置他的罪過。
陳聯跟隨鄭信二十年,是比較有威望的華人老將,他麾下的部隊也有相當一部分華人,就算不是華人,也深受陳聯的恩惠,所以對陳聯相當服從,遂聽從陳聯的命令,跟隨陳聯一起北伐。
當然,陳聯也不忘宣揚一下他們是有盟軍的,不是孤軍作戰。
蘭芳共和國大總統趙學寧將親自領兵幫助他們一起作戰,他們兩路一起北伐,通鑾必將授首!
於是大軍士氣倍增,開始北伐。
出兵之後,陳聯大軍一路順暢,洛坤地區本就是他鎮守,都是他的部下,所以所到之處並沒有人做什麼抵抗。
出了洛坤地區之後,因為陳聯的威望和鄭信的威望,地方官員也不敢抵抗。
通鑾的統治剛剛開始,吞武里都還沒有穩定,其他地方更是處在觀望之中,現在沒人知道誰是勝利者,直接讓路,讓陳聯過去,觀察誰是最後的勝利者,才是最符合他們的利益的行動。
於是陳聯大軍的行動非常順利,從洛坤地區一直北上到碧武里地區,都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一直到碧武里,陳聯才遇到了抵抗。
碧武里為暹羅的西部重鎮,素來是抵抗緬甸入侵的前沿陣地之一,本來也是
第八十六章 《蘭芳暹羅互助協約》